翻譯和注釋
譯文
邊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戰(zhàn)爭,豪杰將士夜渡桑乾遠赴國難。
柳葉被上亮的箭鏃撥開,桃花對映著鑲玉的馬鞍。
天空圓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劍的項端。
不要學那過河行刺的荊軻,空唱一曲《易水寒》。
注釋
鄭少府:事跡不詳。少府:”代對縣尉的通稱。
遼:州名。隋置,”初移治遼山(今山西左權)。
榆(yú)塞:邊防要塞。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蒙恬率兵三十萬擊退匈奴的侵犯,收復了河套失地,“以河為界,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馬?!贝撕蟆坝苋本统闪诉叿酪拇Q。
桑乾(qián):即桑乾水,在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據(jù)傳每年桑椹成熟時河水干涸,故名。
銀鏑(dí):銀色的箭鏃。
桃花:一說指花名;一說指白毛紅點的馬。
玉鞍(ān):對馬鞍的美稱。
連星:列星。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不學燕太子丹派遣的刺客荊軻,徒作悲歌而不能成事。燕丹客:指荊軻。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問答
問:《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作者是誰?
答: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作者是駱賓王
問: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是唐代的作品
問: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 出自 唐代駱賓王的《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問: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 的下一句是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問:出自駱賓王的名句有哪些?
答:駱賓王名句大全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賞析
唐高宗顯慶(656-661)年間,契丹等貴族集團,多次擄掠侵擾邊境,東北遼陽一帶戰(zhàn)事不斷。鄭少府大致就是在此時遠赴邊疆從軍的。駱賓王作為他的友人就寫下了這首《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詩為他送別。
首聯(lián)“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指的是這邊報警的烽火剛一燃起,那邊御敵的軍隊就已到來,表現(xiàn)了“俠客”高昂的愛國熱情與犧牲精神。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與“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之類的詩句相比起來,更顯陡率、有力。詩歌的主人公是“俠客”,唯有這樣的詩句才能自然、準確地表現(xiàn)出“俠客”的性格,俠客既不同于書生,又迥異于一般的軍人。他豪爽而又能雷厲風行。“榆塞”不僅是實際的地點,而且還暗示了戰(zhàn)爭的正義性。這里借用了秦國大將蒙恬的故事。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蒙恬率兵30萬擊退匈奴的侵犯,收復了河套失地,“以河為界,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馬?!贝撕蟆坝苋本统闪诉叿酪拇Q。詩中點出“榆塞”,是想表明“俠客”是為了戍衛(wèi)邊疆而出征的。
戰(zhàn)勝敵人,不僅要有決心,更需要有高超的武藝。緊接首聯(lián),頷聯(lián)詩人就以生動的筆觸,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俠客”非凡的武藝?!傲~開銀鏑”,是個倒裝句,指銀箭頭射穿柳葉。此處是借用戰(zhàn)國時養(yǎng)由基百步穿楊的典故,形容“俠客”箭無虛發(fā),技藝過人。“桃花照玉鞍”,一個“照”字,將奔騰馳躍的駿馬寫得活靈活現(xiàn)。因為只有馬飛馳時,鞍韉上的金玉飾物才會閃閃發(fā)光。此處用的是烘云托月手法,不正面描寫人,借寫馬從側(cè)面襯托出“俠客”英姿颯爽、光彩奪人的形象。
頸聯(lián)進一步表現(xiàn)“俠客”勇于拚搏的大無畏精神,“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本來是指弓拉得滿以致影如十五的圓月,劍出鞘光若閃閃的群星。但詩人有意不直說,反而寫成,“滿月”是臨摹弓的影,“連星”是飛入了劍之端。奇思異喻,生動傳神。此處關于兩軍如何對陣未著一字,而敵人的望風披靡由此可見一斑。
尾聯(lián)“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反用荊軻刺秦王的典故。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其劍術不過硬。陶淵明在《詠荊軻》中曾寫道:“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贝藢懙氖恰皞b客”不學俠客,其含意就新中見奇。嚴有翼在《藝苑雌黃》中說道,“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學業(yè)高人,超越尋常拘孿之見,不規(guī)規(guī)然蹈襲前人陳跡者,何以臻此。” 聞一多先生眼中“天生一副俠骨”的駱賓王,看來寫起“俠客”來的確有獨到的過人之處。
該詩的色彩與音樂俱美,大大增強了詩的表現(xiàn)力。馬茂元教授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格高韻美,詞華朗耀,居然是李白《塞下曲》一類律詩的先聲?!?/p>
- 謁金門簾外雨,洗盡楚鄉(xiāng)殘暑。白露影邊霞一縷。紺碧江天暮。沈水煙橫香霧,茗碗淺浮瓊?cè)椤EP聽鷓鴣啼竹塢。竹風清院宇。
- 新竹新鞭暗入庭,初長兩三莖。不是他山少,無如此地生。垂梢叢上出,柔葉籜間成。何用高唐峽,風枝掃月明。
- 自延還鄜懷京師親舊羇旅無歸不自任,重重白發(fā)巧相尋。扁舟前歲江湖客,匹馬今朝關塞心。攬古豈無王霸略,窮途只有短長吟。故人憔悴多如此,誰解多情送好書。
- 木郎祈雨咒乾晶瑤輝玉池東,盟威圣者命青童。擲火萬里坎震宮,雨騎迅發(fā)來太濛。木郎太乙三山雄,霹靂破石泉源通。神震巽土皓靈翁,猛馬四張(外囗里力)火沖。流精郁光奔祝融,巨神泰華登云中。墨旛皂纛揚虛空,掩曦蒸雨屯云濃。閼伯撼動崑崙峰,幽靈翻海玄溟同。馮夷鼓舞長呼風,蓬萊弱水興都功。龍鷹捷疾先御兇,朱發(fā)巨翅雙目彤。雷電吐毒驅(qū)五龍,四溟叆叇羅陰容。一聲四海改昏蒙,雨陣所至川流洪。金光流精斬旱虹,洞陽幽靈召豐隆。玉雷浩師變崆峒,虛皇泰華掃妖爞。群梁玄黃號前鋒,祠泉恣蜃威天公。(外囗里力)火律令翻穹窿,鞭擊妖魅驅(qū)蛇蟲。勾婁吉利炎赫蹤,登僧澤頤悉聽從??椗母缧墓?,輔我救旱助勛隆。赤雞紫鵝飛無窮,攝虐縛崇送北酆。敕紫虛元君降攝,急急如火鈴大帥律令。
- 又借前韻見意招潮瘦惡無永味,海鏡鑯毫只強顏。想見霜臍當大嚼,夢回雪壓摩圍山。
- 和林簿二詩憂喜從來巧聚門,則人有足未為尊。人生何用家萬石,世事還輸酒一尊?;膹劫x歸人已遠,急流勇退意猶存。功名千古成何呈,眼底榮枯不足論。
- 中秋夜不見月二首天上浮云不肯歸,憑軒坐惜桂華西。一年此夕無窮恨,只是城鴉得穩(wěn)棲。
- 單子知陳必亡定王使單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陳,以聘于楚。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視涂,澤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積,場功未畢,道無列樹,墾田若藝,膳宰不置餼,司里不授館,國無寄寓,縣無旅舍。民將筑臺于夏氏。及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賓不見?! 巫託w,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蓖踉唬骸昂喂剩俊睂υ唬骸胺虺浇且姸戤?,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jié)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節(jié)解而備藏,隕霜而冬裘具,清風至而修城郭宮室?!省断牧睢吩唬骸旁鲁?,十月成梁?!鋾r儆曰:“收而場功,待而畚梮,營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見,期于司里?!讼韧跛圆挥秘斮V,而廣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陳國火朝覿矣,而道路若塞,野場若棄,澤不陂障,川無舟梁,是廢先王之教也?!薄 啊吨苤啤酚兄唬骸袠湟员淼溃⒈墒骋允芈?,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其余無非谷土,民無懸耜,野無奧草。不奪民時,不蔑民功。有優(yōu)無匱,有逸無罷。國有班事,縣有序民?!耜悋缆凡豢芍镌诓蓍g,功成而不收,民罷于逸樂,是棄先王之法制也?! 爸苤吨裙佟酚兄唬骸當硣e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jié)逆之,候人為導,卿出郊勞,門尹除門,宗祝執(zhí)祀,司里授館,司徒具徒,司空視途,司寇詰奸,虞人入材,甸人積薪,火師監(jiān)燎,水師監(jiān)濯,膳宰致饔,廩人獻餼,司馬陳芻,工人展車,百官以物至,賓入如歸。是故小大莫不懷愛。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則皆官正蒞事,上卿監(jiān)之。若王巡守,則君親監(jiān)之?!耠m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為過賓于陳,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賞善而罰淫,故凡我造國,無從非彝,無即慆淫,各守爾典,以承天休?!耜惡畈荒钬防m(xù)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嬪姓矣乎?陳,我大姬之后也。棄袞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簡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帥其德也,猶恐殞越。若廢其教而棄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將何以守國?居大國之 ,而無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單子如楚。八年,陳侯殺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陳。
- 夏初臨也,初夏恢臺,園林茂密。瀑泉鏜XXXX,松韻笙簫。巒翠波光,上下相映。佳山句在,我思古人,對景興懷,視今猶昔,何異乎蘭亭之感慨也。賦夏初臨一闋,以紀時日翠入煙嵐,綠鋪槐幄,薰風初扇微和。茂樾扶疏,絳榴花映庭柯。瀑泉飛下層坡。間新篁、夾逕青莎。良辰佳景,登臨雋游,清興何多。流觴高會,不減蘭亭,感懷書事,聊寄吟哦。升沈變化,任它造物如何。躡磴攀蘿。上沖霄、滿飲高歌。醉還醒,重宴畫樓,賞玩金波。
-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一鼓聲迎客醉還家,社樹團欒日影斜。共喜今年春賽好,纏頭紅有象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