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
詞典解釋
(1).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設(shè)六色六玉。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會(huì)盟或天子祭祀時(shí)所置。《儀禮·覲禮》:“諸侯覲于天子,為宮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shè)六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黃。設(shè)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東方圭。” 鄭玄 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賈公彥 疏:“謂合木為上下四方,故名方;此則神明之象,故名明。此 鄭 解得名方明神之義也?!?胡培翚 正義:“方明,以方四尺之木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設(shè)六色者,每面各設(shè)一色,以象其神。設(shè)六玉者,每面各設(shè)一玉,以為之飾。”《漢書·律歷志下》:“ 商 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故《書序》曰:‘ 成湯 既沒, 太甲 元年,使 伊尹 作《伊訓(xùn)》?!兑劣?xùn)》篇曰:‘惟 太甲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 伊尹 祀于先王,誕資有牧方明。’言雖有 成湯 、 太丁 、 外丙 之服,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歲也?!?/p>
- 綴簇玲瓏。——— 趙師俠浪淘沙
- 往往虎蹄留道上,時(shí)時(shí)人語(yǔ)出林間——— 趙文秋夜與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賦是詩(shī)
- 怪底眉間好色,燈花報(bào)、消息刀頭——— 吳激滿庭芳 永樂大典一萬(wàn)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韻
- 愁髭漸去人前白,醉面猶憐鑒里紅——— 李中安??h秋吟寄陳銳秘書
- 竿頭比重線約鯨波,趯浪拿云猶是鈍——— 釋彥岑頌古五首
- 中現(xiàn)、玉兔精詳。談?wù)?,處暑氣變成霜?/a>——— 王哲滿庭芳·七首滿庭芳藏頭字句不一,疑有誤
- 推琴當(dāng)酒度春陰,不解謀生只解吟。——— 鄭谷春陰
- 一似浣花溪上路,清幽。——— 張炎南鄉(xiāng)子
- 維之永今夕,勝游共攀躋——— 李壁游西湖分韻得棲字
- 自笑東郭履,側(cè)慚狐白溫——— 李白贈(zèng)宣城趙太守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