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
詞典解釋
亦作“ 飛鷰 ”。 1.飛翔的燕子?!?a href="/hycd/g/g215293.htm" target="_blank">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思為雙飛鷰,銜泥巢君屋。”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李陵<從軍>》:“袖中有短書,愿寄雙飛燕?!?/p>
(2).指 漢成帝 趙皇后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 孝成趙皇后 ,本 長安 宮人……學(xué)歌舞,號曰 飛燕 。” 南朝 宋 鮑照 《代朗月行》:“鬢奪 衛(wèi)女 迅,體絶 飛燕 先?!?唐 李白 《清平調(diào)》詞:“借問 漢 宮誰得似,可憐 飛燕 倚新妝?!?清 孫枝蔚 《春宮詞》:“君恩重 飛燕 ,妾體擬當(dāng)熊?!?/p>
(3).良馬名。《文選·張協(xié)<七命>》:“駕 紅陽 之飛鷰,驂 唐公 之驌驦?!?張銑 注:“ 紅陽 、 唐公 人也,并有良馬名飛鷰?!?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飛燕躍廣途,鷁首戲清沚?!薄?a href="/hycd/n/n88700.htm" target="_blank">南史·袁顗傳》:“ 劉胡 叛走不告 顗 , 顗 至夜方知,大怒,駡曰:‘今年為小子所誤。’呼取飛燕,謂其眾曰:‘我當(dāng)自出追之?!?/p>
(4).指古曲名。語出《呂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fā)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 有娀 謡乎《飛燕》,始為北聲?!?清 姚鼐 《送侍路川主德州書院》詩:“經(jīng)譚東 魯 麟,曲唱西《飛燕》?!?/p>
(5).指古卜名?!?a href="/hycd/s/s289584.htm" target="_blank">史記·龜策列傳》:“ 涂山 之兆從而 夏啟 世,飛燕之卜順故 殷 興。”
- 仙凡本相近,此理自可量——— 黃升游金精山
- 心偶羨明代,學(xué)詩觀國風(fēng)——— 馬戴懷故山寄賈島
- 疏風(fēng)寧事扇,被體若無衣——— 徐僑竹布道服
- 當(dāng)時賢守維蘇侯,厭術(shù)不取三犀牛——— 賀鑄黃樓歌
- 圜扉深處,也應(yīng)滿地芳草——— 李仲光百字令(壽馮憲。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 時來風(fēng)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敦民保齊京——— 謝朓齊雩祭歌 黃帝 三
- 濕煙吹霽木欄輕,照波底、紅嬌翠腕。——— 張鎡鵲橋仙
- 則這是治梨園的周武,掌樂府的齊桓——— 馬致遠(yuǎn)【南呂】一枝花_詠莊宗行樂
- 世味慣看如嚼蠟,寒窗癡坐正癡塵——— 周南謝友人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