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菲
詞典解釋
《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鄭玄 箋:“此二菜者,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shí)有惡時(shí),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惡時(shí)并棄其葉。”蔓菁,即蕪菁。蕪菁與葍皆屬普通菜蔬。葉與根皆可食。但其根有時(shí)略帶苦味,人們有因其苦而棄之。后因以“葑菲”用為鄙陋之人或有一德可取之謙辭。 南朝 宋 鮑照 《紹古辭》:“徒抱忠孝志,猶為葑菲遷。” 宋 陳亮 《又與勾熙載提舉書》:“豈郎中欲納一世之才,高高下下,不使絲髮遺棄,亦欲忘其下體而采其葑菲乎!此意高矣厚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妾》:“一日,年長者來,謂 劉 曰:‘舍妹與君有緣,愿無棄葑菲?!?/p>
0
糾錯(cuò)
詩詞名句推薦
- 出郭循溪路向東,隼旟悠颺滿春風(fēng)——— 張嵲勸農(nóng)六首
- 山雨蕭蕭作快晴,郊園物物作清明——— 李彭春日懷秦髯
- 地爐熾新炭,三酌對山妻——— 張耒臘月十八日蚤苦寒與家婦飲
-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shí)度盡繆篆紋。——— 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 煙中語相答,月下歌相續(xù)——— 陸游予讀元次山與瀼溪鄰里詩意甚愛之取其間四句
- 機(jī)聲讀書聲,依倚中夜泣——— 陳三立題周養(yǎng)安篝燈紡讀圖
- 至老趣難真——— 薛嵎山中
- 我曹意見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趙蕃送京運(yùn)使赴召二首
- 梨花春暮,垂楊秋晚,歸袖無人重挽——— 元好問鵲橋仙
- 天上初流火,人間乍變秋——— 馬鈺南柯子 七夕吟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