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膺
詞典解釋
(1).服膺。伏,通“ 服 ”。謂傾心,欽慕。《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 許 ( 許詢 )?’答曰:‘高情遠(yuǎn)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詠一吟, 許 將北面矣。’”《世說新語·品藻》作“服膺”。 宋 沉遼 《贈(zèng)清道》詩:“當(dāng)時(shí)二子最名盛,至今學(xué)者皆伏膺。”
(2).服膺。伏,通“ 服 ”。指信服;歸心。 南朝 梁 沉約 《內(nèi)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綜兼忘之書?!薄端鍟?a href="/hycd/h/h251107.htm" target="_blank">后妃傳·煬帝蕭皇后》:“蕩囂煩之俗慮,乃伏膺於經(jīng)史?!?宋 王禹偁 《北狄來朝頌并序》:“茍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
(3).服膺。伏,通“ 服 ”。謂從學(xué),師事?!段簳?a href="/hycd/r/r225669.htm" target="_blank">儒林傳·徐遵明》:“師事 張吾貴 , 吾貴 門徒甚盛, 遵明 伏膺數(shù)月,乃私謂其友人曰:‘ 張生 名高而義無檢格,凡所講説,不愜吾心,請(qǐng)更從師?!薄?a href="/hycd/n/n88700.htm" target="_blank">南史·劉瓛傳》:“ 梁武帝 少時(shí)嘗經(jīng)伏膺,乃 天監(jiān) 元年下詔為 瓛 立碑,諡曰 貞簡(jiǎn)先生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唐 義山 、 香山 、 牧之 、 昌黎 ,同學(xué) 杜 者,今其詩集,都是別樹一旗; 杜 所伏膺者, 庾 、 鮑 兩家,而集中亦絶不相似?!?/p>
- 有井無轆轤,歸去心如渴——— 胡仲弓念昔游四首
- 釀成春酒,把杯行樂須再——— 王邁念奴嬌(熙春臺(tái)宴同官)
- 書之神韻雖于心,書之漢度必資于學(xué)——— 岳珂沈叡達(dá)書簡(jiǎn)帖贊
- 暖日鹓鸞伴,空山鳥獸群——— 辛棄疾答余叔良和韻
- 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 列子及其弟子列子·說符
- 羞畫遠(yuǎn)山眉,不タ宮樣妝,平白地招攬這場(chǎng)愁——— 貫云石【雙調(diào)】醉春風(fēng)
-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fēng)。——— 蘇軾山茶
- 春風(fēng)不度西流水,休說香從蜀道來——— 胡仲弓紅遠(yuǎn)
- 何人非教育,二臧實(shí)不群——— 陳造送臧子與子儀之楚州告免解二首
- 吾鄉(xiāng)棋社寖凋零,賴有朱家好弟兄——— 樓鑰送朱季公守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