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
詞典解釋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a href="/hycd/s/s289584.htm" target="_blank">史記·河渠書(shū)》:“上 姑蘇 ,望五湖?!薄?a href="/hycd/h/h257083.htm" target="_blank">淮南子·人間訓(xùn)》:“﹝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a href="/hycd/c/c57860.htm" target="_blank">參閱 宋 范成大 《吳郡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六·吳縣》。
(2).指 姑蘇臺(tái) ?!秶?guó)語(yǔ)·越語(yǔ)下》:“ 吳王 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 姑蘇 ?!?韋昭 注:“ 姑蘇 ,宮之臺(tái)也,在 吳閶門 外,近湖?!薄妒酚洝?a href="/hycd/w/w95919.htm" target="_blank">吳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吳 ,敗之 姑蘇 。” 司馬貞 索隱:“ 姑蘇 ,臺(tái)名,在 吳縣 西三十里?!薄?a href="/hycd/h/h251136.htm" target="_blank">后漢書(shū)·濟(jì)南安王康傳》:“ 吳 興 姑蘇 而滅?!?李賢 注:“ 姑蘇臺(tái) 一名 姑胥臺(tái) ?!?明 梁辰魚(yú) 《浣紗記·謀吳》:“姑擊之于 檇李 ,復(fù)敗于 姑蘇 。”參見(jiàn)“ 姑蘇臺(tái) ”。
(3). 蘇州 吳縣 的別稱。因其地有 姑蘇山 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為必用邪? 吳子胥 不磔 姑蘇 東門外乎!”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 孟明 補(bǔ)闕於 河西 , 范蠡 收責(zé)於 姑胥 ?!?唐 張繼 《楓橋夜泊》詩(shī):“ 姑蘇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明 馮夢(mèng)龍 《山歌·月上》:“ 姑蘇 李秀才 ,貧而滑稽?!?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來(lái)此已是 姑蘇 ,料想地方官員,一定要來(lái)參謁。”
國(guó)語(yǔ)詞典
姑蘇
-
江蘇省吳縣的舊稱。
近義詞: 蘇州
- 義交外不親,利交內(nèi)相違——— 姚合送李余及第歸蜀
- 絕域惟高枕,清風(fēng)獨(dú)杖藜。——— 杜甫送舍弟頻赴齊州三首
- 行吟鬼破膽,坐釣風(fēng)生腋——— 甄龍友薛氏鏡山
- 方塘滟宿漲,古鏡窺清曉——— 洪邁用退之韻賦新霽
- 功懋陶唐,澤流億姓——— 佚名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 初聞鏘鐐跳,積漸調(diào)參差——— 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shī)二十首明月灣
- 一吟梁甫曲,知是臥龍才——— 劉禹錫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jì)事書(shū)情題郡齋八韻
- 記得昨宵歸路、笑兒童——— 辛棄疾烏夜啼(山行約范廓之不至)
- 囷粟分公瑾,千金壽仲連——— 羅公升謝松野叔惠菊
- 亦解市頭語(yǔ),便無(wú)鄰里情——— 元稹估客樂(l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