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昨宵歸路、笑兒童
出自宋代辛棄疾《烏夜啼(山行約范廓之不至)》:
江頭醉倒山公。
月明中。
記得昨宵歸路、笑兒童。
溪欲轉(zhuǎn)。
山已斷。
兩三松。
一段可憐風月、欠詩翁。
注釋參考
記得
記得 (jìde) 想得起來;沒有忘記 remember well 一切都還記得昨宵
昨夜。 南朝 梁 沉約 《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詩:“昨宵何處宿,今晨拂露歸。” 唐 韓愈 《送張道士》詩:“昨宵夢倚門,手取連環(huán)持?!?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難親近?!?/p>
歸路
歸路 (guīlù) 歸途;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在大樹林里越走越遠,終于迷失了歸路兒童
兒童 (értóng) 年紀小于少年的幼孩 children 兒童相見不相識?!啤?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辛棄疾名句,烏夜啼(山行約范廓之不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