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棗
詞典解釋
(1).傳說中的果名。典出《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 景公 謂 晏子 曰:‘ 東海 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shí),何也?’ 晏子 對(duì)曰:‘昔者 秦繆公 乘龍舟而理天下,以黃布裹烝棗,至 東海 而捐其布,彼黃布,故水赤;烝棗,故華而不實(shí)’。公曰:‘吾詳問子,何為對(duì)?’ 晏子 對(duì)曰:‘ 嬰 聞之,詳問者,亦詳對(duì)之也’。”后喻虛妄不實(shí)的事物。《文選·陸倕<新刻漏銘>》:“譬彼春華,同夫海棗。” 李善 注:“海棗,譬其無實(shí)?!?b>《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淮南 成道,犬吠云中, 子喬 得仙,劍飛天上,皆是憑虛之説,海棗之談,求之如係風(fēng),學(xué)之如捕影。”
(2).海棕樹。亦指這種樹所結(jié)的果實(shí)。其果實(shí)又名波斯棗、海棗。因來自海外,故名。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下:“海棗樹身無閑枝,直聳三四丈,而樹頂四面共生十餘枝,葉如栟櫚,五年一實(shí),實(shí)甚大,如杯盌,核兩頭不尖,雙卷而圓,其味極甘美, 安邑 御棗無以加也?!?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三·無漏子》:“千年棗、萬年棗、海棗、波斯棗,番棗、金果,木名海椶,鳳尾蕉。無漏子名義未詳。千年、萬歲,言其樹性耐久也。曰海,曰波斯,曰番,言其種自外國來也?!?/p>
- 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紅壓疊繁——— 吳融秋聞子規(guī)
- 溪鳥時(shí)時(shí)窺戶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李咸用題劉處士居
- 哀角載歌霜曉,瓊ⅳ、圣容懌。——— 楊均霜天曉角
- 僅有兩生攜酒送,不舅二諫得詩歸——— 劉克莊蒙仲唱第歸約朝服相見
- 出門歧路分,愿往不辭勤——— 周弼送蔣云啟之湘中
- 庭樹蟬聲初入夏,石床苔色幾經(jīng)秋。——— 劉滄與重幽上人話舊
- 終歲逍遙仁術(shù)內(nèi),無名甘老買臣鄉(xiāng)。——— 方干越中言事二首
- 記得當(dāng)時(shí)舊事,誤人卻是桃源——— 張炎木蘭花慢(書鄧牧心東游詩卷后)
- 前羲舒而后翳霳兮,軫獵來自東——— 洪咨夔鎮(zhèn)越堂辭
- 稽首兩足熾盛光,具有廣大神通力——— 程公許雁湖先生揆初在旦某以家藏唐畫熾盛光如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