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鼎?!?a href="/hycd/h/h257083.htm" target="_blank">淮南子·詮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弗敢入?!?高誘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漢書·劉陶傳》:“其危猶舉函牛之鼎,絓纖枯之末,詩人所以眷然顧之,潸焉出涕者也?!?李賢 注:“函牛之鼎謂大鼎也?!?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猶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币嗍∽鳌?函牛鼎 ”。 宋 梅堯臣 《依韻自和送詩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論皆經(jīng)邦。量猶函牛鼎,吾徒媿罌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