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
詞典解釋
(1).一時(shí)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眾生畏難,先說小乘涅槃,猶如化城,眾生中途暫以止息,進(jìn)而求取真正佛果。見《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緣覺聲聞合贊》:“厭苦情多,兼物志少。如彼化城,權(quán)可得寳。誘以涅槃,救爾生老?!?唐 朱子奢 《豳州昭仁寺碑》:“慧刀已裂,化城斯引。” 清 龔自珍 《支那古德遺書序》:“導(dǎo)之也有師,扶持之也有相,尚猶慮夫涉之也有淺深,閲之也有久暫,則有諸境以為之策,有化城以為之止息,乃有大事因緣以為之歸墟?!?/p>
(2).指幻境。 元 張仲深 《送全上人》詩:“自知浮世一化城,愿結(jié)跏趺面墻坐?!?/p>
(3).指佛寺。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竹徑從初地,蓮峰出化城?!?唐 劉禹錫 《賈客詞》:“邀福禱波神,施財(cái)游化城?!?明 何景明 《賢隱寺次劉朝信》詩:“化城依宿處,自學(xué)此身閒。”
(4).指海市蜃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若九春三秋,天景清麗,必有素霧自岊起,須臾粉堞青甃,彌亙數(shù)里,樓臺(tái)轇葛,殊木異葩,數(shù)息中,霧氣散漫,不復(fù)見矣,謂之化城?!?/p>
(5).古寺名。廢址在今 安徽 當(dāng)涂 。 唐 李白 《陪族叔當(dāng)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fēng)亭》詩:“ 化城 若化出,金榜天宮開?!?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古 化城寺 ,在府城內(nèi) 向化橋 西 禮賢坊 , 吳大帝 時(shí)建,基址最廣。”
- 鳴螀隨泛梗,別燕赴秋菰——— 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
- 嘖嘖陰蟲鳴不已,獨(dú)客無悰夜中起——— 釋文珦獨(dú)客
- 相魁自昔稱吳蔡,衣缽相傳未肯休——— 方信孺題學(xué)宮壁
- 適喜鴻私降,旋驚羽檄攢。——— 劉長卿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
- 守望誰為鄉(xiāng)里助,典型藉有老成存——— 趙必象和李梅外韻以傷邑士之無朋
- 山城燈火夜,而況已再閱——— 陳造再次韻
- 杜陵雁下歲將殘,疋馬西游雪擁關(guān)。——— 陸游雪晴行益昌道中頗有春意
- 秋月離喧見,寒泉出定聞。——— 賈島送惟一游清涼寺
- 為有仙翁,正爾名喧蕃漢——— 史浩明月逐人來(壽仙翁)
-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榮——— 顧況雜曲歌辭。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