勦説
詞典解釋
打斷別人的言說。《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上騁辯必勦説而折人以言,上眩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詐,如是則下之顧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辭不盡矣?!?胡三省 注:“此所謂勦説者,以人言未竟,勦絶其説而伸己之説也?!?/p>
抄襲別人的言論為己說。《禮記·曲禮上》:“毋勦説,毋雷同?!?鄭玄 注:“勦,猶擥也,謂取人之説,以為己説?!?北周 庾信 《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學(xué)夙成,立必方正,言無勦説?!眲?,一本作“ 剿 ”。 明 宋濂 《題陳忠肅公疏文跋語后》:“若夫君子小人,進(jìn)退有繫於家國安危者,史臣褒貶,已有定論,茲不復(fù)勦説云?!?梁啟超 《萃報敘》:“又報章體例未善,率互相勦説,雜采讕語。”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時陳蔡畏鄰強(qiáng)。——— 周曇春秋戰(zhàn)國門陳蔡君
- 嘆故國、盟鷗卻向巴江見——— 沈祖棻摸魚子 再寄素秋
- 劍關(guān)日下山河重,井絡(luò)天開號令新——— 曹勛送王制置帥成都
- 魚軒川上逝,石窌墓前書——— 蘇籀林少伊直院母夫人柳氏挽詞
- 零亂云鬟慵梳掠,傍菱花、羞對孤鸞影。——— 韓玉賀新郎
- 還將孤賞意,暫寄玉琴聲——— 李德裕潭上喜見新月
- 卑飛不避春泥重,竝語應(yīng)愁夜雨寒——— 蔡襄和新燕
- 人知君守固,當(dāng)識君母賢——— 趙孟堅上習(xí)庵陳先生
- 孔雀毛衣應(yīng)者是,鳳凰金翠更無之——— 齊己對菊
- 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澤曾隨筆下多——— 楊巨源上裴中丞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