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散
詞典解釋
《莊子·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於 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dāng)?shù)。觀者如市, 匠伯 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 匠石 ,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后因以“櫟散”比喻無用之材。多作為謙詞。《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晉 戴逵 《閑游贊》:“櫟散之質(zhì),不以斧斤致用。”《魏書·宗欽傳》:“伊余櫟散,才至庸微。遭緣幸會(huì),忝與樞機(jī)。”
0
糾錯(cuò)
詩詞名句推薦
- 外厲貞素談,戶內(nèi)滅芬芳。——— 阮籍詠懷
- 似前如卻玉堆堆,薄帶輕煙翠好裁——— 崔櫓過南城縣麻姑山
- 案頭蠻溪硯,其狀若圓璧——— 梅堯臣杜挺之贈(zèng)端溪圓硯
- 正論雖頻接,高標(biāo)豈易親。——— 陸游贈(zèng)進(jìn)賢劉令
- 不知來歲與誰看。——— 蘇軾浣溪沙
- 淹泊且無嘆,人事亦難恒——— 張耒喜晴有感呈晁郎
- 長驅(qū)一息背銅梁,直指三巴逾劍閣。——— 駱賓王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 從來箕斗只虛名,石火光中了一生——— 高斯得次韻上饒溫淳投贈(zèng)
- 中有讀書廬,八窗頫晴瀾——— 洪咨夔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fā)后洪入
- 不坐看心石,應(yīng)隨出定云。——— 棲白尋山僧真勝上人不遇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