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曹
詞典解釋
(1). 東漢 開始尚書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書為二人,故稱“六曹”。后主客曹分為南、北兩主客曹,仍稱“六曹”。 魏 晉 以后,尚書六曹屢有變更,至 隋 ,尚書省分吏、殿中(左戶)、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 唐 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以“六曹”稱六部。 隋 唐 前,曹即尚書, 隋 唐 后,曹為各部尚書的下屬機(jī)構(gòu),如 隋 度支尚書之下屬為度支、倉、左戶、右戶、金、庫六曹。 唐 沉亞之 《賢良方正能直言諷諫策》:“夫尚書六曹之設(shè),猶人之有六腑也?!?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當(dāng)是時(shí),猶有如 賈誼 所言‘國忘家,公忘私’者,則非特立獨(dú)行以忠誠之士不能,能以概責(zé)之六曹、三院、百有司否也?”參閱《后漢書·百官志三》、《隋書·百官志中》、《舊唐書·職官志一》。
(2). 唐 時(shí)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3. 宋 徽宗 時(shí),州縣亦置六曹,曰兵曹、刑曹、工曹、禮曹、戶曹、吏曹。故俗以六曹為地方胥吏之通稱。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狼虎般排著祇從,神鬼般設(shè)著六曹?!?/p>
- 今年芳樹枝,孤棲怨別離——— 王適適雜曲歌辭古離別
- 烊銅作梁劍棧編,峽江百丈青云緣——— 李石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
- 春來不訟籜龍?jiān)?,每誦坡仙食無肉——— 袁說友野堂惠老惠筍
-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帳,和嬌艷——— 王觀憶黃梅
- 牙軸珠聯(lián)秘簽滕,曉窗開卷見詩朋——— 舒岳祥次韻記馬耳峰舊游
- 密樹藏飛翮,平波見躍鱗——— 戴復(fù)古舟中
- 吾家老仙一世師,挺特風(fēng)概老不衰——— 李流謙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
- 南海琴瓊山子,琴香山居士琴孫——— 白玉蟾種桃齋寫神贊
- 黃菊一業(yè)臨砌——— 李遵勖望漢月
- 略撰個(gè)茅庵,用做棲心,幸有靈苗裔。——— 佚名青梅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