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狹
詞典解釋
亦作“ 迫陿 ”。1.寬度窄,范圍小。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中:“長公主府第,最為迫狹,計(jì)用彩繪大青、石緑,各至千觔。其他種種,有不可計(jì)者。國家帑藏,安得不虛罄乎!”
(2).指見識(shí)、心胸等不寬廣。 明 宋濂 《跋東萊止齋與龍川尺牘后》:“當(dāng)時(shí)論 晦翁 者,或有迫狹之譏,而 龍川 亦甚病其細(xì)碎?!?清 黃宗羲 《紫環(huán)姜公墓表銘》:“以公之才……使充其所至,刻石之功,正未可量;而覆折於迫狹之世論,不復(fù)再試,是可惜也?!?/p>
(3).局促;不順心。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余﹞南游二十年,所居皆通都大邑,無山林,嘗迫狹不自得?!?明 唐順之 《至常熟陳中丞白訓(xùn)導(dǎo)邀登福山看海》詩之二:“久緣迫陿悲時(shí)俗,海嶠春臨思若何?”
- 一笑燈前,釵行兩兩春容。——— 吳文英聲聲慢
- 相對(duì)蹴然如重客,無人信道是門生——— 呂祖謙祭酒芮公既歿四年門人呂某始以十詩哭之
- 豈似小敷春水漲,年年鸞鶴待仙舟。——— 司空?qǐng)D戊午三月晦二首
- 玄埃晦朔馬——— 沈約從軍行
- 吾非莒柱厲,敢以死丑主——— 劉壎補(bǔ)史十忠詩知潭州湖南安撫使李公芾
- 玩意詩書千古樂,放懷天地一身閒——— 胡寅和唐堅(jiān)伯留題莊舍
- 華踐峻登群玉表,清修屹立急流中——— 崔與之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
- 鐘動(dòng)五更,魂歸千里,殘角怨梅花。——— 趙長卿一叢花
- 今朝正是四月八,凈飯王宮生悉達(dá)——— 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慈光一照燭,奧法相絪缊———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送劉道士游天臺(t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