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遲
詞典解釋
亦作“ 棲遟 ”。亦作“ 棲遅 ”。亦作“棲犀”。1.游息。《詩·陳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朱熹 集傳:“棲遲,游息也。” 晉 袁宏 《后漢紀(jì)·光武帝紀(jì)七》:“夫以 鄧生 之才,參擬王佐之略,損翮弭鱗,棲遲刀筆之間,豈以為謙,勢誠然也?!?元 虞集 《次韻杜德常博士萬歲山》:“玉幾由來常咫尺,衡門此日遂棲遟。” 清 劉大櫆 《贈方抱之序》:“無亭臺苑囿以為眺望之資,無梵宇琳宮之閒靚以為棲遲之地?!?邵燕祥 《獻(xiàn)詩》:“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棲遲在箭樓的 北京 雨燕?!?/p>
(2).耗散。《荀子·王制》:“務(wù)本事,積財物,而勿忘(妄)棲遲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則財物積,國家案自富矣。”
(3).滯留。《后漢書·馮衍傳下》:“久棲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jié),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fēng)》詩:“門前白浪如銀山,江上狂風(fēng)如怒虎。船癡艣硬不能拔,未免棲遅傍洲渚?!?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憤悒不食,其故夫亦棲遲旅舍,不肯行?!?郭沫若 《圣者》:“海外棲遲又一年,蒼茫往事已如煙?!?/p>
(4).漂泊失意。 唐 李賀 《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舊唐書·竇威傳》:“昔 孔丘 積學(xué)成圣,猶狼狽當(dāng)時,棲遲若此,汝效此道,復(fù)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今則不然,忘往日之棲遲,貪暮年之富貴,僕恐前途更失,后悔難追?!?宋 陸游 《上鄭宣撫啟》:“某流落無歸,棲遲可嘆?!?/p>
- 衣冠苗裔煙塵際,京洛風(fēng)流咳唾余——— 馮時行送王子善移江津酒官一首
- 桐陰覆井月斜明,百尺寒泉古甃清。——— 李郢曉井
- 自從就食寄他州,不到鄉(xiāng)關(guān)近十秋——— 王炎汪秘校攜詩并雪月二賦相訪次其韻
-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李白荊門浮舟望蜀江
-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 張樞壺中天/念奴嬌
- 內(nèi)臣持鳳詔,天廄錫龍媒——— 權(quán)德輿送黔中裴中丞閣老赴任(回字)
- 潔可包龍城賈客之飯,清可制三閭修士之衣——— 艾性夫荷葉
- 溪云自為催詩黑,忙殺條桑窈窕娘——— 高翥山行即事二首
- 參旗又掛玉梅東——— 魏了翁鷓鴣天
- 朝元閣下歸來燕,不見前頭鸚鵡言——— 謝翱過杭州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