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浮舟望蜀江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zhuǎn),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yīng)到渚宮城。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早春三月,江水洶涌,經(jīng)過三峽中的月峽,滾滾而來,我在荊州的江面水放舟游蕩,極目遠望。
江面水延花漂浮,就像故鄉(xiāng)錦江一樣,春意盎然。
江水明亮碧綠,浩浩蕩蕩,沸沸洋洋,與天平齊。
兩岸的巴山逶迤護水而來,在荊州地界已經(jīng)與地平齊,倒是一地的水汽蒸騰,結(jié)出巍峨搖曳的云山。
沙灘水正在用沙沐浴的大雁只只雪白,出山谷覓食的黃鶯漂亮得像花兒一樣飛舞。
翠綠的沙洲仿佛圍繞游船轉(zhuǎn)動,洲水的綠樹熱情地向我張開了臂膀。
放眼望去,江浦水水汽氤氳云集,海水的明月與白帆一起冉冉水升。
看到江陵城墻水的燈火,就知道快到渚宮城了。
注釋
荊門,即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蜀江,指今四川省境內(nèi)的長江。
月峽,即四川巴縣的明月峽。峽水石壁有孔,形如滿月,故稱。
望安極,怎么能望到盡頭呢?即一望無際的意思。
延花流,即延花汛,指延花盛開時候水漲的江水。
錦江,岷江流經(jīng)成都的一段河流,也稱“府內(nèi)河”。
逶迤,曲折連綿的樣子。巴山,即大巴山,綿延于川、甘、陜、鄂四省邊境。搖曳,緩慢地飄蕩。一云,荊門古時屬一國,故稱荊門一帶的云為一云。兩句意為:曲折綿延的巴山至此完全消失,荊門水空云彩在緩慢地飄動。
“雪照”兩句意為:白沙如雪,映照著集聚的雁群;楊花飄舞,出谷之鶯自在地飛翔。
卻,退。卻已轉(zhuǎn),指小船繼續(xù)前進,芳洲已退向另一方面。
碧樹,綠樹。森森,樹木繁盛的樣子。迎,迎面來到。
流目,游目,放眼四面眺望。浦,水濱。煙夕,云煙彌漫的傍晚。
海月,這里指江月。
遙火,遠處的燈火。渚宮,春秋時一成王所建別宮,故址在今湖北江陵縣?!敖辍眱删湟鉃椋航隉艋疬b遙在望,該是到渚宮城了。
荊門浮舟望蜀江問答
問:《荊門浮舟望蜀江》的作者是誰?
答:荊門浮舟望蜀江的作者是李白
問:荊門浮舟望蜀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荊門浮舟望蜀江是唐代的作品
問:荊門浮舟望蜀江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出自 唐代李白的《荊門浮舟望蜀江》
問: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的下一句是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荊門浮舟望蜀江賞析
李白曾以如椽采筆,驅(qū)山走海,狀物圖貌,描繪了一幅幅色彩鮮明、雄偉峻峭、明麗清新的畫卷,再現(xiàn)了祖國壯麗河山的自然美。這些詩篇,流傳千古,給人以美的享受。這一首《荊門浮舟望蜀江》,就是由多幅優(yōu)美生動的畫面組成的長江行舟圖。
詩的前六句寫詩人在舟中望長江的所見所感,著重描繪長江。詩人放眼四看,從三峽奔騰而來的江水,雖值桃花盛開的春汛時期,但依然清澈如成都的錦江。這是實寫,卻含蘊著詩人深摯的鄉(xiāng)土之情,有《渡荊門送別》中“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那樣一種對故鄉(xiāng)的眷戀情意。前六句中一二兩句點題,三四兩句對長江的描寫較為概括,五六兩句則作進一步的勾畫。第五句以濃麗的色彩加以點染。江水深綠,碧波蕩漾,日光照耀,晴空映江,水色天光相輝映,顯得異常明凈,真是春水碧于天。難怪南宋的大詩人陸放翁贊之為“奪化工之巧”,是“真善狀物”的妙筆。第六句描摹江流的動態(tài)。滾滾東流的江水,茫茫無際,好像與天相接。這是詩人遠望時的深切感受,形諸于詩,不僅使人感到真實,而且覺得生動傳神。這兩句既從色彩上加以點染,使其明麗如畫,又寫出了長江一瀉千里,煙波浩淼的雄姿。這一畫面,色彩鮮明,景中有聲,飛動壯闊。
中間六句又是另一幅圖畫。隨著行舟的前進,詩人縱目四觀,景物宜人,春光駘蕩。連綿的巴山,逐漸消失;萬里晴空,白云漂浮,舒卷變化,搖曳多姿;江邊,日照白沙,明亮如雪,群雁聚息;岸上,百花盛開,飛出山谷的黃鶯,在花叢中穿飛;江中沙洲,芳草萋萋,繁花似錦,和煦的春風(fēng),送來撲鼻芳香,但轉(zhuǎn)瞬即過,迎面而來的是郁郁蔥蔥,蒼翠繁茂的林木。這里,詩人的彩筆,不僅繪出了絢麗明媚的畫卷,而且傳達出融于畫境的歡快喜悅之情。尤其出色的是,詩人所描畫的不是一幅停滯靜止的寫生畫,而是有如一組連續(xù)不斷的活動的電影鏡頭,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魅力。
最后四句是日暮月升的景象,另是一幅畫面。詩人舟行一日,日落西山,夜幕已降,遠望江邊,暮靄沉沉;東方江面,月亮冉冉升起;再遙望江陵,燈火點點,閃爍不定,著名的渚宮城,應(yīng)該就在這燈火之中。這也是由幾個“鏡頭”組成的畫面,動態(tài)感也十分強烈。另外,這一結(jié)尾,極有余味,給人以廣闊的藝術(shù)想象天地。
這首五言古詩,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從藝術(shù)構(gòu)思看,詩人抓住江中行舟這一特點,順序?qū)憗恚叭缯箞D畫”。從結(jié)構(gòu)上看,詩人從白晝直寫到日落月升,層次分明,脈絡(luò)清晰。從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看,詩人巧妙地運用表現(xiàn)自然美的各種原始材料,諸如色彩、聲音、形狀、香氣、光線、運動等,并把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動人畫面,并且具有鮮明的動態(tài)性,使語言藝術(shù)的詩,有著形象藝術(shù)的效果。從詩篇的意境上看,詩人融情于景,把遇赦東歸的喜悅心情傾注在大好春光的景物描繪中,情景交融,塑造了迥遠奔放、明麗雄渾的藝術(shù)意境,有著強烈感人的藝術(shù)力量。
- 同李益、崔放送王煉師還樓觀,兼為群公先營山居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書。來結(jié)崆峒侶,還期縹緲居。霞冠遺彩翠,月帔上空虛。寄謝泉根水,清泠閑有余。
- 從賈倅乞貓渚宮茅屋住經(jīng)年,墻壁苦遭群鼠穿。旋乞貍奴名去惡,中宵客枕得安眠。攜之俱東泛江水,饜飫魚腥二千里。半途忽作楚人弓,兒女憐渠今未已。昨宵聞?wù)f二車家,花墩五子俱可夸。此詩雖拙勝鹽茶,不問白黑灰貍花。
- 睢陽五老會詩詔恩分務(wù)許優(yōu)閑,肯借留都猙豸冠。名宦儻來空擾攘,丘園歸去好盤桓。醉游春圃煙霞暖,吟聽秋潭水石寒。退傅況兼為隱伴,紅塵那復(fù)舉頭看。
- 頻酌淮河水有客游濠梁,頻酌淮河水。東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春風(fēng)吹綠波,郁郁中原氣。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淚。
- 紹定庚寅紀事風(fēng)動綠林千里亂,星垂黑氣萬家災(zāi)??蓱z墮在如今劫,人禍天刑先后來。
- 晨起眺望眾木交陰園徑荒,獨尋細徑上東岡。山頭秀插垂云處,江面平分浴日光。沙際離離橫水鳥,林端歷歷過風(fēng)檣。登臨每到消憂處,不覺三年客異鄉(xiāng)。
- 覺苑寺此是詞人宅,名因后世傳。驛中存廢井,橋下駐歸舡。一夢空塵跡,千年尚福田。筆靈應(yīng)剩馥,試為酌清泉。
- 譏賈平章戎馬掀天動地來,襄陽城下哭聲哀。平章束手全無策,卻把科場惱秀才。
-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坐見春云暮,無因報所思。川平人去遠,日暖雁飛遲。對酒山長在,看花鬢自衰。誰堪登灞岸,還作舊鄉(xiāng)悲。
- 尚長道十年離索杯酒話舊,憮然若隔世,醉筆竹間露重午方乾,松里云深復(fù)亦寒。只道一溪無十里,為誰百屈更千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