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人
詞典解釋
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書·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b>《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杜預(yù) 注:“遒人,行人之官也……徇於路,求歌謡之言?!?b>《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故矇冒瞽説,時(shí)有攸獻(xiàn),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詠乎疆畔,庶以增廣福祥,輸力規(guī)諫?!?唐 元稹 《進(jìn)詩狀》:“故自古風(fēng)詩至古今樂府,稍存寄興,頗近謳謡,雖無作者之風(fēng),粗中遒人之採?!?清 鈕琇 《觚賸·序賦創(chuàng)格》:“又有賦而全不用韻,別創(chuàng)一格,如 南邨先生 《病賦》……‘而其舌也與遒人通,不然胡鐸?而其髮也與狐通,不然胡氊?而其髯也與秋通,不然胡凋?’”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李頎送陳章甫
- 客棹春潮急,禪齋暮雪高。——— 許渾歲首懷甘露寺自省上人
- 半空聚遠(yuǎn),倚闌干、暮色與云平——— 周密木蘭花慢(兩峰插云)
- 云山千里合,霧雨四時(shí)陰。——— 武元衡送嚴(yán)侍御
- 不動成羆臥,微勞學(xué)鳥伸——— 陸游自立秋前病過白露猶未平遣懷
- 并作千里愁,愁極翻成泣——— 梅堯臣代內(nèi)答
- 一段秋吟到幽渺,回頭三伏也風(fēng)寒——— 蘇泂次韻九兄秋吟五首
- 仿佛猶稱是漢妝,五花刻玉傳輕黃——— 陳天麟楊州瓊花
- 熱時(shí)搆汝涼時(shí)撤,不是疏恩勢使然——— 艾性夫涼棚
- 浮云堆白玉,落日瀉黃金。——— 王安石次韻唐公三首其一——東陽道中
最新應(yīng)用
- 8輕舞羅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