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詞典解釋
(1).謂十五天。《禮記·禮運(yùn)》:“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焙笠灾?a href="/hycd/n/n102480.htm" target="_blank">農(nóng)歷月之十五日?!?a href="/hycd/g/g215293.htm" target="_blank">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欄干,斷腸千里。” 清 林則徐 《中秋眺月有作》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農(nóng)歷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 宋 李清照 《永遇樂》詞:“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宋 劉辰翁 《永遇樂·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詞為之涕下》詞:“緗帙流離,風(fēng)鬟三五,能賦詞最苦?!?/p>
(3).謂十五歲。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飛燕篇》:“可憐女兒三五許,豐茸惜是一園花?!?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王闿運(yùn) 《采芬女子墓志銘》:“芳辰三五,方 洛陽 而自嬌;闌干十二,弔 姮娥 而微嘆。”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謂天運(yùn)三十年一小變,五百年一大變。《史記·天官書論》:“為國者必貴三五?!?司馬貞 索隱:“三五,謂三十歲一小變,五百歲一大變?!?/p>
(5).指三皇五帝。《楚辭·劉向<九嘆·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紀(jì)。”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夫談主上之圣明,則君盡三五;述宰相之英偉,則人皆二八?!?宋 歐陽修 《憎蚊》詩:“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清 錢謙益 《大司馬吉安茂明李公參贊留務(wù)序》:“主上神圣,度越三五?!?/p>
(6).指三王五霸?!冻o·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 彭咸 以為儀?!?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姜亮夫 校注:“ 戰(zhàn)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妒酚洝?a href="/hycd/t/t367730.htm" target="_blank">天官書論》:“為天數(shù)者,必通三五?!?司馬貞 索隱:“案:三謂三辰,五謂五星。”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xué)》:“考七耀之盈虛,步三五之變化。”《云笈七籤》卷二十:“九靈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五行》:“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jié)?!?梁丘子 注:“《玄妙經(jīng)》云:三者,在天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為珠、玉、金,名曰三寶;在人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懷五行,故曰三五……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遠(yuǎn),三五復(fù)返。’”
(9).指三才五常。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稟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逯欽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義、禮、智、信?!?/p>
(10).指三所五位。《詩·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漢 鄭玄 箋:“協(xié)和伐 殷 之事,謂合位三五也。” 孔穎達(dá) 疏:“言正合會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歲、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謂之五位。星、日、辰在北,歲在南,月在東,居三處,故言三所?!薄?a href="/hycd/h/h235650.htm" target="_blank">漢書·敘傳上》:“東厸虐而殲仁兮,王合位虖三五?!?顏師古 注:“ 應(yīng)劭 曰:‘東厸, 紂 也。殲,盡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國語》歲、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謂歲、日、月、辰、星也。三所,謂 逢公 所憑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經(jīng)緯也?!?/p>
(11).指三田五臟?!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間,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謂八景及二十四真神營護(hù)人身,則三田五藏真氣調(diào)柔無災(zāi)病也?!?/p>
(12).九宮術(shù)謂三生五死?!?a href="/hycd/w/w72971.htm" target="_blank">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備鳴盜淺術(shù)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 李善 注:“《抱樸子·軍術(shù)》曰:大將軍當(dāng)明案九宮,視年在宮,常就三居五;五為死,三為生,能知三五,橫行天下。”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獨(dú)善雞鳴、彈長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a href="/hycd/c/c54610.htm" target="_blank">參見“ 九宮 ”。
(13).指參宿和昴宿?!对姟ふ倌稀?a href="/hycd/x/x184166.htm" target="_blank">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上》:“三五,舉其數(shù)也;參昴,著其名也。”舊說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傳:“三,心;五,噣。四時(shí)更見?!?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天漢迴西流,三五正從橫?!?/p>
(14). 晉 時(shí)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區(qū)實(shí)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稱發(fā)人征役為“三五”?!稌x書·石季龍載記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師之備, 并 、 朔 、 秦 、 雍 嚴(yán)西討之資, 青 、 冀 、 幽州 三五發(fā)卒?!薄端螘?a href="/hycd/x/x184561.htm" target="_blank">孝義傳·孫棘》:“ 世祖大明 五年,發(fā)三五丁,弟 薩 應(yīng)充行。”《南史·循吏傳·郭祖深》:“又 梁 興以來,發(fā)人征役,號為三五?!?/p>
(15).約舉之?dāng)?shù)。表示數(shù)目不多。 唐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還西京》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yuǎn)望形神開?!薄?a href="/hycd/s/s316174.htm" target="_blank">水滸傳》第二回:“ 朱武 、 陳達(dá) 、 楊春 三個(gè)頭領(lǐng)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柵,只帶三五個(gè)做伴?!?清 朱彝尊 《<騰笑集>自敘》:“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賦詩。” 沉從文 《生存》:“長案旁坐下了三五個(gè)車夫。”
謂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發(fā)徐州三五教》:“所統(tǒng)郡縣,便普三五;咸依舊格,以赴戎麾。” 胡之驥 匯注:“三五,猶《孫子兵法》所謂三令五申之教?!?/p>
國語詞典
三五
-
十五日。禮記.禮運(yùn):「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孔穎達(dá).正義:「是以三五十五日而得盈滿,又三五十五日而虧闕也?!贯?a href="/hycd/d/d154378.htm" target="_blank">多用來指陰曆十五日。文選.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p>
-
- 詩經(jīng).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
三王五伯。
- 楚辭.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li>
-
三皇五帝。
- 楚辭.劉向.九歎.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絕洪範(fàn)之辟紀(jì)?!?/li>
-
三辰五星。
-
三正五行。
-
約計(jì)的少數(shù)。
- 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yuǎn)望形神開?!?/li>
- 愴愴秋風(fēng)生——— 鮑照臨川王服竟還田里詩
- 影未沈山水面紅,遙天雨過促征鴻。——— 李中夕陽
- 鼓瑟齊門莫同調(diào),舞韶鄭側(cè)鮮知音——— 陳淳解職婦題主簿軒壁
- 綠綺有余韻,在之訊仙翁——— 程公許過房公湖臨發(fā)廣文載酒登南樓聽隱士陳希逸彈
- 雛巢吞啄即一例,游處高卑殊不停。——— 陸龜蒙五歌·水鳥
- 始吾泛其觀,中吾固其守——— 陳造贈(zèng)臧文仲四首
- 蜀天向臘寒未極,倚檻綿睇亭皋分——— 宋祁高亭駐眺招宮苑張端臣
- 是時(shí)秋之殘,暑氣尚未斂——— 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dú)宿有題一首,因獻(xiàn)楊常侍
- 何待桂花相照,有人人如月——— 范成大好事近
- 儻其尚細(xì)謹(jǐn),俗眼愈超忽——— 張镃吳疾愈約客游湖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