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義
詞典解釋
(1).指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漢 王充 《論衡·謝短》:“《五經(jīng)》題篇,皆以事義別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huì)》:“﹝文章﹞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p>
(2).事理;情理。《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茍如此,則可易心而度,事義之?dāng)?shù)亦不遠(yuǎn)矣。” 清 方東樹 《書惜抱先生墓志后》:“先生名在海內(nèi),而當(dāng)時(shí)名卿學(xué)士無題銘,于事義為闕?!?/p>
(3).謂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學(xué)貧者,迍邅於事義;才餒者,劬勞於辭情?!?/p>
(4).指典故的意義。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詞既失高,則宜加事義,雖謝天才,且表學(xué)問,亦一理乎!”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江南有一權(quán)貴,讀誤本《蜀都賦》注,有‘蹲鴟,芋也’乃為‘羊’字。人饋羊肉,答書云:‘損惠蹲鴟?!e朝驚駭,不解事義。久后尋跡,方知如此?!?/p>
- 卉木繁榮,和風(fēng)清穆——— 陶淵明勸農(nóng) 其三
- 星使追還不自由,雙童捧上綠瓊輈。——— 李商隱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
- 日暮倚朱門,從朱污袍赤——— 于良史自吟
- 來不言兮意不傳,作暮雨兮愁空山。——— 王維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送神
- 投胎不著,一錯(cuò)百錯(cuò)——— 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
- 誰解有神升。——— 張鎡木蘭花慢
- 嘆疏袂、愁寬一縷。——— 張艾解語花
- 雞舌舊傳仟客句,芬陀長帶梵天香——— 王洋谹父望日欲載酒過南池且云已得潘風(fēng)酒鄭顧道
- 平生慕山水,發(fā)勝每偷暇——— 王之道苦雨呈蘄守徐次公
- 三語風(fēng)流歸夢(mèng)想,十年書問寄浮沉——— 胡寅示阮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