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鞮
詞典解釋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左傳·成公九年》:“秋,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zhí)諸 銅鞮 ?!?杜預 注:“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楊伯峻 注:“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p>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杜預 注:“ 銅鞮 , 晉 離宮?!?楊伯峻 注:“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p>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想是櫻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 泥泥露凝葉,騷騷風入林——— 權(quán)德輿新月與兒女夜坐聽琴舉酒
- 一遵無為術(shù),三載淳化宣——— 吳筠高士詠臧丈人
- 一朝辭滿有心期,花發(fā)楊園雪壓枝——— 溫庭筠贈袁司錄(一即丞相淮陽公之猶子與庭筠有舊也)
- 乘軺難少留,門前廄吏催——— 晁公溯師永錫少出通義其歸攜伯渾詩來因用其韻伯渾
- 晨朝馬匹涉崎嶇,映水梅花尚一株——— 孔武仲關(guān)山路三首
- 無弦人莫聽,此樂有誰知——— 歐陽修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 清凈黎人泰,唯憂急詔征——— 姚合寄華州崔中丞
- 降輅追前躅,回班戒弗虔——— 蘇轍郊祀慶成
- 自與王孫別,頻看黃鳥飛——— 崔國輔雜曲歌辭。王孫游
- 又疑山林,一念差耳——— 釋善珍祭觀文忠惠趙節(jié)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