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峩
詞典解釋
亦作“ 嵬峨 ”。1.高大雄偉。《文選·張衡<西京賦>》:“疏龍首以抗殿,狀嵬峩以岌嶪?!?張銑 注:“嵬峩、岌嶪,高壯貌。” 唐 柳泌 《玉清行》:“嵬峩丹鳳冠,搖曳紫霞裾。” 明 陸采 《懷香記·佳會贈香》:“有樹枝無他患,任嵬峨亦可攀。” 清 侯方域 《定鼎說》:“ 宋 都中 豫 ……水陸都會也。而勢多平衍以弘普,山無嵬峨以岌嶫?!?/p>
(2).形容聲音高亢。《文選·潘岳<笙賦>》:“終嵬峩以蹇愕,又颯遝而繁沸?!?劉良 注:“嵬峩、蹇愕,聲高直貌?!?/p>
(3).傾側(cè)不穩(wěn)。形容醉態(tài)。 唐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詩:“水邊行嵬峨,橋上立逡巡?!?b>《太平廣記》卷一七三引《談藪》:“ 武陽 太守 盧思道 常曉醉,於省門見從侄 賁 , 賁 曰:‘阿父何處飲來,凌晨嵬峩?’ 思道 曰:‘ 長安 酒,二百價,不嵬峩,何嵬峩!’” 宋 陸游 《江郊》詩:“喧呼估船客,嵬峩飲江流?!?明 馮夢龍 《智囊補·術(shù)智·權(quán)奇》:“﹝ 匡業(yè) ﹞唯曰:‘通判醉性不可當(dāng)也?!?易 嵬峩喑啞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