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衊
詞典解釋
亦作“汚蔑”。亦作“汚衊”。1.以不實之詞詆毀他人?!?a href="/hycd/h/h235650.htm" target="_blank">漢書·梁懷王劉揖傳》:“污衊宗室,以內(nèi)亂之惡披布宣揚於天下?!?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七:“后有污衊之者,皆取以前事妄相訾毀。”《宋史·包恢傳》:“ 包恢 剛正不屈之臣,言者污衊之耳。” 瞿秋白 《鬼臉的辯護》:“他們為著要嚇退正在劇烈的革命化的群眾,故意要造謠,汚衊,誣陷?!?/p>
2.污穢,骯臟。 唐 劉禹錫 《國學(xué)新修五經(jīng)壁記》:“揭揭高懸,積六十歲,崩剝汚衊,淟然不鮮?!?宋 沉遼 《天慶觀火星閣記》:“至於身污衊而禮星辰,含膏血而作梵唄,此神明之所弗祐也?!?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縊鬼申冤》:“予一時盛怒,以汚蔑之言駡之;詎知渠忿,竟尋短見?!?/p>
- 冥搜往往游塵外,得句時時在枕前——— 傅察次韻烹茶四首
- 此中大有逍遙處,難說與君畫與君——— 唐寅題畫四首
- 月中供藥剩,海上得綃多——— 李商隱鏡檻
- 刺舉威寒江國東,自慚多病幸優(yōu)容——— 張耒和張?zhí)崤e
- 雖則行無跡,還能響應(yīng)聲。——— 王維愚公谷三首
- 聞道漢軍新破虜,使來仍說近離京。——— 韋莊江上村居
- 曉別吾家黃叔度。——— 黃大臨青玉案
- 故鄉(xiāng)春好阻同游,誰與花前倒玉舟——— 吳芾謝子蕭任崑山丞和余留題舊游詩復(fù)次韻謝之
- 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 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 閑思紫芝侶,歸臥白云扃。——— 權(quán)德輿送張詹事致政歸嵩山舊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