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徑
詞典解釋
亦作“ 邪逕 ”。1.比正道近便的小路。《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時(shí)謌謡又曰:‘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晉 皇甫謐 《高士傳·焦先》:“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shè)席,又無(wú)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污,皆如泥滓。不行人間,或數(shù)日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清 顧圖河 《任運(yùn)》詩(shī):“善走須得途,邪徑不可行?!?/p>
(2).比喻不正當(dāng)?shù)?a href="/hycd/x/x217245.htm" target="_blank">行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言語(yǔ)》:“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背真原,驀邪逕,夸俊夸能頭上騁。” 明 何景明 《何子·上作》:“正道壞則邪徑成,公室衰則私門盛?!?章炳麟 《魏武帝頌》:“布貞士於周行,遏苞苴於邪徑?!?/p>
- 竹牙生礙路,松子落敲巾。——— 裴說(shuō)訪道士
- 漏屋疏疏滴,空檐細(xì)細(xì)斟——— 范成大次韻子永夜雨
- 耆年擁毳雪滿頭,拂拭床敷邀我留——— 陸游九月十八日夜夢(mèng)避雨叩一僧院有老宿年八十許
- 三旬一休沐,清景滿林廬。——— 盧綸酬陳翃郎中冬至攜柳郎竇郎歸河中舊
-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盤石——— 宋之問(wèn)答田征君(一作敬答田征君游巖)
- 若也知慚知愧,是真釋子——— 釋如珙偈頌三十六首
- 高燒銀燭照紅妝,香霧穿瑤席——— 趙必燭影搖紅(縣廳壁燈)
- 寵辱能幾何,悲歡浩無(wú)垠。——— 蘇軾用前韻再和孫志舉
- 朅去山南嶺,其險(xiǎn)如邛笮——— 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
- 正緣先畢雨,并欲潤(rùn)天麰——— 宋祁立春前二日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