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師
詞典解釋
謂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載 李相 讀《春秋》, 叔孫婼 之“婼”應(yīng)讀“敕略切”, 李 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hào)曰‘一字師’”。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補(bǔ)遺》卷十三:“ 楊誠(chéng)齋 與同舍談及 于寶 。一吏進(jìn)曰:‘乃 干寶 ,非 于 也?!瘑?a href="/hycd/h/h241483.htm" target="_blank">何以知之?吏取韻書以呈,‘干’字下注云: 晉 有 干寶 。 誠(chéng)齋 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師?!庇?清 乾隆 時(shí)有某方伯蒞 浙 ,見文牘中有“鱉子亹”三字,一吏謂“亹”見于《大雅·鳧鹥》,舊注音門,方伯謂“子即吾一字師”。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鱉子亹》。亦指更換詩(shī)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宋 魏慶之 《詩(shī)人玉屑·一字師》:“ 鄭谷 在 袁州 , 齊己 攜詩(shī)詣之。有《早梅》詩(shī)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谷 曰:‘?dāng)?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齊己 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 谷 為‘一字師’?!?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卷一載 元 薩天錫 送 濬天淵 入朝,有“地濕厭聞 天竺 雨,月明來聽 景陽 鐘”之句,“聞?wù)?a href="/hycd/w/w85629.htm" target="_blank">無不膾炙,惟 山東 有一叟鄙之……曰:‘措詞固善,但聞字與聽字一合耳!’公曰:‘當(dāng)以何字易之?’叟徐曰:‘看 天竺 雨。’詰其‘看’字,叟曰:‘ 唐 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a href="/hycd/f/f189521.htm" target="_blank">俯首拜為‘一字師’。” 宋 曾吉父 《送汪內(nèi)相赴臨川詩(shī)》有“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里近題詩(shī)”。 韓子蒼 改“中”為“深”,改“里”為“冷”, 吉父 聞之以 子蒼 為一字師。見 宋 周紫芝 《竹坡詩(shī)話》卷三。又 五代 張迥 《寄遠(yuǎn)詩(shī)》有“蟬鬢凋?qū)⒈M,虬髥白也無”句, 齊己 改“白也”為“黑在”, 迥 遂拜作一字師。見 宋 阮閱 《詩(shī)話總龜·評(píng)論二》引《郡閣野談》。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shī)文中一、二字的老師。一字師出處
- 竹暗閑房雨,茶香別院風(fēng)。——— 戴叔倫與友人過山寺
- 知音倘相訪,炊黍掃茅茨。——— 錢起酬元秘書晚出藍(lán)溪見寄
- 當(dāng)滅不滅,忘照攝千百億身——— 釋正覺偈頌七十八首
- 觀風(fēng)布明詔,更是漢南春——— 孫逖送魏騎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
- 不若將軍氈帳醉,兒郎帳里傳羌歌——— 董嗣杲吟客枉訪酒邊走筆以贈(zèng)
- 邂逅當(dāng)年蓋已傾,重來議論更和平——— 家鉉翁趙省齋出示所和天童師偈句亦次其韻
- 倦游退尺,栗里潛疏拙。——— 長(zhǎng)筌子洞玄歌
- 欲過蘇端泥浩蕩,定知高鳳麥漂流——— 陳與義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guó)佐
- 清風(fēng)散余香,皓月登虛陰——— 王冕梅花易洞為胡伏臣賦
- 水聲繁,弦聲淺。——— 李賀后園鑿井歌
- 8畫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