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簪
詞典解釋
亦作“ 遺簮 ”。1.指失落的簪子。《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后有遺簪?!?b>《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引 劉邦彥 《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 清 錢謙益 《房???/a>侍御初度賦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p>
(2). 孔子 出游,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笔乱?b>《韓詩外傳》卷九。后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 李嶠 《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簮,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唐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簮舊,寧辭落帽還?!?明 馮夢龍 《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清 王夫之 《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a href="/hycd/c/c54610.htm" target="_blank">參見“ 遺簪墜屨 ”。
- 不到嵇師今幾春,凄涼疋馬去無因——— 薛嵎憶嵇師奧觀梅并貴行弟歿后之思
- 杏花零亂燕泥香。——— 黃庭堅畫堂春
- 拔青松直上,鋪碧水平流。——— 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韻
- 分鈿擘釵涼葉下———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 三君乖白鵠,各在一山椒——— 周文璞送逸人歸茅洞
- 江鄉(xiāng)長夏亢陽驕,太息秋原稻穗焦——— 張耒和上維道祈雨有應(yīng)
- 香魂寒夜伴幽獨,青燈相對吟胡床——— 楊冠卿蠟梅四絕
- 素練風(fēng)霜起,蒼鷹畫作殊。——— 杜甫畫鷹
- 憶我茅廬欹枕處,當(dāng)君驄馬著鞭時——— 魏野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韻和酬
- 人間塵斷,雨處風(fēng)回,涼波自泛仙槎——— 趙彥端五彩結(jié)同心(為淵卿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