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鄉(xiāng)長夏亢陽驕,太息秋原稻穗焦
出自宋代張耒《和上維道祈雨有應(yīng)》:
江鄉(xiāng)長夏亢陽驕,太息秋原稻穗焦。
暑氣暮收秦地火,雨聲秋響浙江潮。
夜齋涼送檐間滴,曉枕清聞竹上飄。
椒醑禮神慚德薄,圣朝當(dāng)寧四時(shí)調(diào)。
注釋參考
江鄉(xiāng)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鄉(xiāng)。 唐 孟浩然 《晚春臥病寄張八》詩:“念我生平好,江鄉(xiāng)遠(yuǎn)從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數(shù)里,頗類江鄉(xiāng)矣?!?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乍暖風(fēng)煙滿江鄉(xiāng),花裡行廚攜著玉缸?!?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端午龍舟》:“蘭橈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xiāng)競渡之意?!?/p>
長夏
(1).指陰歷六月?!端貑枴ち?jié)藏象論》:“春勝長夏?!?王冰 注:“所謂長夏者,六月也?!?/p>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閑簾戶深。” 清 劉大櫆 《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nèi),老柏十?dāng)?shù)株蔽日,長夏坐其內(nèi)不知有暑也?!?/p>
亢陽
(1).盛極之陽氣。《易·乾》“上九,亢龍有悔” 唐 孔穎達(dá) 疏:“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明史·陸樹德傳》:“仲夏亢陽月,宜益慎起居?!?/p>
(2).形容人君驕橫寡恩。 漢 王充 《論衡·明雩》:“湛之時(shí),人君未必沉溺也;旱之時(shí),未必亢陽也。人君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旱,時(shí)氣也?!薄度龂尽侵尽げ津s傳》:“頻年枯旱,亢陽之應(yīng)也?!?/p>
(3).指旱災(zāi)。 三國 魏 曹植 《誥咎文》:“亢陽害苗?!薄吨軙び谝韨鳌罚骸芭f俗,每逢亢陽,禱 白兆山 祈雨?!?宋 司馬光 《苦雨》詩:“今春憂亢陽,引領(lǐng)望云族?!?/p>
(4).中醫(yī)謂陰虛而致陽氣偏盛的病理現(xiàn)象。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攝生》:“肝腎虛與陰虛而補(bǔ)以參,庸有濟(jì)乎?豈但無濟(jì),亢陽不更煎鑠乎?”
太息
太息 (tàixī) 即“嘆氣”。 have a deep sign 生理現(xiàn)象。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吸氣,稱為善太息,它是一個癥狀,可由肝膽郁結(jié),肺氣不宜引起 表示某種感情 陳涉太息回?!妒酚洝り惿媸兰摇?感動太息?!濉?張廷玉《明史》秋原
秋日的原野。 南朝 梁 王僧孺 《chu{1~1}夜文》:“壅夏河之長瀉,撲秋原之猛燎?!?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慟哭秋原何處村,千家今有百家存?!?清 徐枋 《食園茄》詩:“嘗新霑夏實(shí),垂露摘秋原。” 葉圣陶 《微波》:“那一頭柔發(fā),以前這樣梳那樣裝不知換過多少花樣,印過多少羨愛的目光,現(xiàn)在像秋原的衰草了?!?/p>
稻穗
稻花結(jié)實(shí)聚成的長條。 唐 李群玉 《早鴻》詩:“野水蓮莖折,寒泥稻穗空?!?宋 范成大 《竹下》詩:“稻穗黃欲臥,槿花紅未落。”
張耒名句,和上維道祈雨有應(yī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