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知源
詞典解釋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宋 陳宗禮 《廣州光孝寺大鑒禪師殿記》:“口誦心惟,向慕而依歸。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yuǎn)乎哉!” 明 張居正 《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三十:“凡 正 今日之所蒙被,孰非師翁教育所及?飲水知源,敢忘所自!” 清 洪亮吉 《王隱<晉書地道志>后敘》:“ 仲遠(yuǎn) 一記,既導(dǎo)美于 太康 , 彥季 全編,殊有功于 處叔 ,飲水知源,撫柯求葉,亦 沉約 、 魏收 之祖也。”亦作“ 飲水辨源 ”。 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夫《文選》所載,自 周 秦 以及 齊 梁,本非一體。八家工力至厚,莫不沉酣於 周 秦 、兩 漢 、子史百家,而得體勢(shì)於《韓非子》、《呂覽》者尤深,徒以薄其為人,不欲形諸論説,然后世有識(shí),飲水辨源,其可掩耶?”參見“ 飲水思源 ”。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飲水知源出處
使用例句
飲水知源是成語。
- 馬毛連錢蹄鐵色,圖畫光輝驕玉勒——— 高適畫馬篇(同諸公宴睢陽李太守,各賦一物)
- 自昔君無勞,有言朝不夕——— 宋祁元會(huì)詩五首
- 浮世變遷君勿嘆,劇談猶是詫鄉(xiāng)關(guān)。——— 陸游追感梁益舊游有作
- 入幕有此士,諸人亮難雙——— 洪咨夔送石士志推官赴調(diào)
- 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袁去華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 愿言不為獲,努力但耘耔——— 陳文蔚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經(jīng)德堂
- 小雨廉纖不濡土,忽聞檐溜喜無窮——— 陸游枕上聞?dòng)曷?/a>
- 客亦憐我醉——— 李石次蒲尉韻
- 今朝刮眼看遺墨,更覺平生萬事非——— 吳芾潘公舍人義榮當(dāng)世第一流人也仆頃得金華私竊
- 文星隕向鳳臺(tái)城,兇訃傳來驗(yàn)奠楹——— 鄧元奎挽趙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