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口
詞典解釋
(1).應(yīng)聲出口,隨口。形容應(yīng)對或動作、行為敏捷、迅速?!?a href="/hycd/z/z354951.htm" target="_blank">朱子語類》卷一三八:“ 汪玉山 童穉時(shí), 喻玉泉 令他對七字對云:‘馬蹄踏破青青草?!?玉山 應(yīng)口對云:‘龍爪拏開黯黯云?!?明 李東陽 《楊南里傳》:“先生幼多疾書,恍惚不能記。六七歲時(shí),忽若有得,隨所授,輒應(yīng)口成誦?!?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昝君謨 善射,閉目而射,應(yīng)口而中。”
(2).猶言言行相符。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腦后,轉(zhuǎn)關(guān)兒便是舌頭,許了的話兒都不應(yīng)口。” 元 關(guān)漢卿 《竇娥冤》第一折:“我將這婆侍養(yǎng),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yīng)口?!?/p>
(3).適合口味。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三折:“敢酒食餚饌不應(yīng)口么?”
(4).回嘴;頂嘴?!?a href="/hycd/s/s316174.htm" target="_blank">水滸傳》第三回:“ 鄭屠 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里只叫:‘打得好!’ 魯達(dá) 駡道:‘直娘賊!還敢應(yīng)口!’”
國語詞典
- 憶昔青春去不來,深憑百舌喚將回——— 林季仲春日感懷
- 寄言班定遠(yuǎn),正是立功年——— 王涯從軍詞三首
- 天意分明容起廟——— 尹志平鳳棲梧 先師昔日屢言,燕山天下最勝之地,
- 申明恤刑詔,梃重舍輕疑——— 劉筠赴郡之初尋屬愆亢有議舉舊典取湫水徵巫覡以
- 常州太守曾獨(dú)弄,回首向來真一夢——— 楊萬里明發(fā)荊溪館下
- 紅云一朵金爐煙,黃傘亭亭午漏傅——— 程珌高宗皇帝賢訓(xùn)終編錫賚進(jìn)詩
- 破釜不著鹽,雪鱗芼青蔬。——— 蘇軾魚蠻子
- 去年泛菊醉重陽,今日誰知各異鄉(xiāng)——— 王镃暮秋寄仙洲舍弟
- 風(fēng)搖柳眼開煙小,暖逼蘭芽出土齊。——— 齊己渚宮西城池上居
- 天氣過燒燈,初閑人倦。——— 王千秋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