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汚
詞典解釋
亦作“ 贓污 ”。亦作“贜汚”。亦作“贜污”。1.貪贓納賄。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百姓聞 滂 名,其有贓污未發(fā)者,皆解印綬去?!?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朝官莫不自勵,皆以取受為贓汚,有終身為累,莫敢犯者。” 宋 范仲淹 《奏乞擇臣僚令舉差知州通判》:“若贓污不理,苛刻害民,并與同罪。”一本作“贜污”。 元 揭傒斯 《送戶曹掾于孔昭赴南臺掾》詩:“南臺所臨十憲府,可詰寧惟在贜汚?!币嘀?a href="/hycd/t/t354006.htm" target="_blank">貪贓受賄的財物。《梁書·徐文盛傳》:“﹝ 文盛 ﹞又聚贓汚甚多, 世祖 大怒,下令責(zé)之。”
(2).誣陷,誣蔑。《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 賈閏娘 叫起屈來道:‘那里説起!我好躭躭坐在這里,卻與誰有約來?把這等話贓汚我!’”
- 葆髮驚秋外,葵心戀闕馀——— 宋庠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門趙侍御二
- 當(dāng)須于公斷,然后無冤人——— 司馬光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
- 換字鵝歸,看梅鶴去,回首征衫淚漬——— 柴望齊天樂(戊申百五王野處酌別)
- 二月寒猶在,春云濕未開——— 高翥初聞雷聲
- 不憚薄田輸井稅,自將嘉句著州閭——— 權(quán)德輿送李處士歸弋陽山居
- 汲井愛秋泉,結(jié)茅因古樹。——— 錢起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 日晚嚴(yán)城鼓,風(fēng)來蕭寺鐸——— 宋齊丘陪游鳳凰臺獻(xiàn)詩
- 白云家自有,黃卷業(yè)長貧——— 劉長卿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見贈
- 煙霞一任著衣巾。——— 曹勛阮郎歸
- 妓舞山禽怪,騶呼疊穎嗔——— 葛立方和新城旅店壁間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