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
詞典解釋
(1).見識;見解。《漢書·文帝紀(jì)》:“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diào)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于主觀之中者?!?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jié):“從這多數(shù)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p>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tǒng)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b>《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海關(guān)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guān)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陳殘云 《山谷風(fēng)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么,你也知見?!?/p>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云寺長老疏文》:“無前后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fēng)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
- 種菜慳三畝,苫茅僅數(shù)椽——— 陸游雜書幽居事
- 廣寒居不易,都愿降紅塵——— 錢鐘書當(dāng)步出夏門行
- 韻絕姿高直下視,紅紫端如童仆。——— 蘇仲及念奴嬌
- 時危事遠(yuǎn)役,所遇無一欣——— 程公許中元節(jié)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親友追送三十里
- 五城十二樓,縹緲香霧間,不知何仙人,亭亭倚高寒——— 陸游十月十四夜月終夜如晝
- 成器終期達(dá),逢時豈見誣。——— 羅立言賦得沽美玉
- 竹町羅千衛(wèi),蘭筵降兩宮——— 張說侍宴武三思山第應(yīng)制賦得風(fēng)字
- 度弦方解慍,臨水已迎秋。——— 顏真卿與耿湋水亭詠風(fēng)聯(lián)句
- 木君敷令,把雪霜掃斷——— 史浩明月逐人來(壽仙翁)
- 傲然辭征聘,耕績代祿秩——— 吳筠高士詠楚狂接輿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