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是麻煩的開始
來源:網(wǎng)友投稿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13:29:42
一位長者講過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滿足,因為在那顆珍珠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qū)⑦@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么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了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后,那個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復(fù)在在了。
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智者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有一句歌詞叫作“計較太多人易老”,可是我卻覺得“計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朋友初涉社會,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這份工作她很喜歡,兼具挑戰(zhàn)性和穩(wěn)定性,長遠看來也挺有發(fā)展的潛力。她十分慶幸自己的好運,和同事混熟后,更覺得工作環(huán)境和人際關(guān)系都很不錯。
一天,她和同事在聊天時,一位比她晚進公司的同事問她月薪多少,兩人比較之下,她發(fā)現(xiàn)自己比同事的月薪少了一千元。
“那個同事比我晚進公司,工作能力又沒我強,月薪竟然比我高!真是太過分了!”她生氣地說,從此上班也失去了原有的快樂心情。她有種被打敗的感覺,就連原來因為盡全力達成目標時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踏實感也棄之不顧。那一千元奪走了她的自尊、內(nèi)心平靜和自給自足的快樂。所有的事都沒有改變,只因為她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了一些”。
有生活智慧的人,會有所不為,只計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并且知道什么年齡該計較什么,不該計較什么,有取有舍,收放自如。
10歲時,應(yīng)該不再計較家里給的零花錢多少,不和別人家孩子比穿名牌服裝。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比穿,還情有可原,年紀到了一個“整數(shù)”,就該懂事了。如果家計艱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個年齡的孩子已應(yīng)該知道父母掙錢不易,縱不能“提籃小賣拾煤渣”,也不可再給爹娘添堵心事了。
20歲時,該不再計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再計較父母的職業(yè)。十幾歲時,會和別的孩子比家庭出身,比父母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也是人之常情。但到了“弱冠”之年,尚無自立之志,出身貧賤而自卑,老覺得抬不起頭來:出身豪富的還處處依靠父母,在家庭蔭護下養(yǎng)尊處優(yōu),那就離紈绔子弟不遠了,會一輩子都沒出息。
30歲時,已成家立業(yè),為人父為人母,有了幾年家庭生活的經(jīng)驗,丈夫該不再計較妻子的容貌,深知賢惠比美貌更重要,會過日子的媳婦比會打扮的媳婦更讓人待見:老婆該不再計較老公的身高,明白能力比身高更有作用,沒有謀生能力的老公,縱然長成丈二金剛,還不如賣燒餅的武大郎。
40歲時,該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誰愛說啥就說啥,自己想怎么過就怎么過。
50歲時,該不再計較無處不在的不公平之事,不再計較別人的成功對自己的壓力,不再覬覦他人的財富。半百之年,曾經(jīng)滄海,閱人無數(shù),見慣秋月春風,不再大驚小怪,歷盡是非成敗,不再憤憤不平。
.60歲時。如果經(jīng)商,該不再計較利大利小,錢是掙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態(tài)平和對自己身體有好處;如果從政,該不再計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個樣,都成了退休老干部;如果舞文弄墨,當不再計較文名大小,文壇座次,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要心情愉悅,有感而發(fā)就行了。
70歲時,人到古稀,該不再計較的東西更多,看淡的事情更廣。年輕時爭得你死我活的東西,現(xiàn)在只會淡然一笑,中年時費盡心機格外計較的東西,如今看來已無關(guān)緊要,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來源于網(wǎng)友投稿,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猜你喜歡
- 贊美別人會帶來力量嗎?當然!在你贊美別人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無限潛能去感動身邊的人。用贊美試著去改變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吧!豎起你的大拇指,把話
- 人際溝通注重和每一個人進行良性的互動。既不能夠偏重某些人,使其他人受到冷落;也不應(yīng)該只顧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愛說什么便說什么。否則你只是
- 我覺得一個人必須要,在低調(diào)中修煉自己:低調(diào)做人無論是在官場也好、商場也罷?;蛘哌€是政治軍事斗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
- 文/古爾浪洼常常聽到有人談起激情和熱情的問題。其中提起最多的,是對現(xiàn)在得工作,不再那么熱情了,無法激起心中的激情。接下去的,發(fā)展基本是兩個趨
- 有一個可以破壞或者加深你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因素。這個因素就是你的態(tài)度。如果你希望在生活中保持不斷成長的積極的人際關(guān)系,請讀這篇文章。下面你將會看
- 學(xué)會寬容——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品質(zhì),一個懂得寬容的人會營造出一片祥和友善的天空,他同樣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推崇。寬容別人,也是在寬容自己,你不再
- 在現(xiàn)實社會里,人越來越虛偽,幾乎每個人都帶著面紗,做著并不真實的自己?!芭笥选边@個詞變的越來于抽象。朋友的含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著不一樣的概念
- 一、要想有朋友,就應(yīng)該能為他人著想,從自我做起。二、人們最大的需求是被他人需要,在與人相處時要注意尊重對方,使對方覺得自己被人需要。三、善良
- 引導(dǎo)語:生活里,每個人都希望身邊的人更喜歡自己。你是不是走到哪里都是人緣欠佳,你是否還在為如何得到別人的喜愛和肯定而煩惱?如何能讓身邊的人更
- 做人要像一面鏡子,時刻自我觀照;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斷記錄功過;做人要像一支蠟燭,永遠照亮別人;做人要像一個時鐘,分秒珍惜生命。一點頭、一微
- 《易經(jīng)》,也稱《周易》或《易》,是儒家四書五經(jīng)之一,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xué)與 * 實踐的根源。據(jù)說是由伏羲氏與周文王(姬昌)根據(jù)《河圖》
- 1、庸人敗于惰,能人敗于傲世上兩種人必定慘敗,一種是懶惰之人,另一種是驕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結(jié)果總是一事無成;后者瞧不起天
- 1、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討論但不要爭論,即使不贊同,也不憤忿,這是內(nèi)心成熟的標志。2、別太著急屬于自己的信譽,將你自己做到最好,并要有耐心。忘記
- 態(tài)度是成功的基石。一個人如果既樂于分享,又態(tài)度積極,則其前途不可限量。學(xué)會積極主動。如果你改變了你的態(tài)度,就等于改變了你對事物的理解,改變了
- mankeep是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個詞,我們譯為“人脈經(jīng)營”,根據(jù)發(fā)音我們便讀為“脈客”。善于使用人脈、經(jīng)營人脈的人就是脈客。人脈的重要性越來越
- 文/水唇一家超市的員工大會上赫然拉出了大字條幅:今天掙到300元了嗎?3年后你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超市;我的一個好友是主任醫(yī)師,年初曾立下豪言壯
- 在個人生命與工作中,有8種不可或缺的朋友角色。一、推手:推手擅長鼓勵,總是會把你推向終點。他們會持續(xù)投資在你身上,好讓你有所發(fā)展,同時真心希
- 要是你以為單靠熟練的技能和辛勤的工作就能在職場上出人頭地,那你就有點無知了。卓越的說話技巧,譬如討好重要人物、避免麻煩事落到自己身上、處理棘
- 文/星云大師小人以己之過為人之過,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過為己之過,每反躬而責己。為人不能沒有“品”。沒有“品”,就會與現(xiàn)實脫節(jié),與良心相
- “老板付我工資,我為老板打工”,“我把自己的時間賣給老板,換取薪酬”。甚至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知名企業(yè)工作,領(lǐng)取不菲的薪水,他們不喜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