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得素書尺,若闚黃裳坤
出自宋代許翰《艤舟大藤峽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牘附以古風(fēng)》:
避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慨彼鳴鳳郊,化為逐鹿原。
北吹戰(zhàn)塵腥,南接瘴霧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龍暾。
轉(zhuǎn)舟大藤峽,脫死鱷與黿。
纜裊蒼崖樹,落日銜未吞。
忽得素書尺,若闚黃裳坤。
招我以隱淪,雉澤遺塵樊。
游心太易初,攈逐萬化根。
耿光百世后,樂此不亡存。
寧知虎符下,擁公萬旌幡。
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
從容謝東山,逆氣沮桓溫。
自昔國(guó)其國(guó),治忽信有源。
豈容社稷鎮(zhèn),端老孤獨(dú)園。
至人心淑清,一為斯民渾。
胡騎卻長(zhǎng)嘯,晉史徒清言。
武侯揮白羽,亦有軍務(wù)繁。
要封鯨鯢觀,復(fù)睹宸極尊。
功成去冥冥,與我俱鴻軒。
注釋參考
書尺
(1).尺牘,書信。 唐 馮贄 《云仙雜記·日用斗面為糊以供緘封》:“ 順宗 時(shí), 劉禹錫 干預(yù)大權(quán),門吏接書尺日數(shù)千?!?宋 劉克莊 《沁園春·寄竹溪》詞:“書尺里,但平安二字,多少深長(zhǎng)?!?/p>
(2).文具名。即書鎮(zhèn)。 明 朱之蕃 有《書尺》詩。參見“ 書鎮(zhèn) ”。
黃裳
(1).黃色的下衣?!兑住だぁ罚骸傲澹狐S裳,元吉?!?高亨 注:“元,大也。裳,裙也,褲也。 周 人認(rèn)為黃裳是尊貴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征,故筮遇此爻大吉……黃裳黃裙內(nèi)服之美,比喻人內(nèi)德之美,故大吉。”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懷表履之幽貞,保黃裳之元吉?!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天圣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郭沫若 《中國(guó)古代社會(huì)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jié):“再說到衣履,有黃裳、鞶帶、履、朱紱、赤紱、袂等字樣?!?/p>
(2).指嫡妻。語出《詩·邶風(fēng)·綠衣》:“緑兮衣兮,緑衣黃裳。” 鄭玄 箋:“婦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黃,喻亂嫡妾之禮?!?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殺黃裳?!?/p>
(3).指太子。 唐 盧照鄰 《中和樂·歌儲(chǔ)宮》詩:“黃裳元吉,邦家以寧?!?/p>
許翰名句,艤舟大藤峽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牘附以古風(fē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