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游古詩文作品
朝代:宋代,已收錄9364篇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xué)庵筆記》等。
問:陸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游名句大全
人物評價
陸游(一一二五~二二○)字務(wù)觀,自號放翁,山陰人,有“劍南詩稿”。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fù)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dāng)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xué)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后詩,以陸務(wù)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這兩個跟他時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葉他很受冷淡以外,陸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動後世好幾百年的讀者,像清初楊大鶴的選本,方文、汪琬、王蘋、徐釚、馮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舊社會裹無數(shù)客堂、書房和花園中掛的陸游詩聯(lián)都是例證。就此造成了陸游是個“老清客”的印象。當(dāng)然也有批評家反對這種一偏之見,說“忠憤”的詩才是陸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腦,那些流連光景的“和粹”的詩只算次要??墒牵@個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矯正過來;談?wù)咄葱膰鴦莸乃ト酰瑧嵑薜蹏髁x的壓迫,對陸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極親切的體會,作了極熱烈的贊揚,例如:“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嗚;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這幾句話彷佛是前面所引兩個宋人的意見的口聲,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聲一樣,比原來的聲音洪大震蕩得多了。
“掃胡塵”、“ * 艱”的詩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現(xiàn)過,像路振的“伐棘篇”。靖康之變以後,宋人的愛國作品增加了數(shù)目,前面也選了一些。不過,陳與義、呂本中、汪藻、楊萬里等人在這方面跟陸游顯然不同。他們只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憤或希望,并沒有投身在災(zāi)難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給國家去支配的壯志和弘愿;只束手無策地嘆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沒有說自己也要來動手,要“從戎”,要“上馬擊賊”,能夠“慷慨欲忘身”或者“敢愛不貲身”,愿意“擁馬橫戈”?!笆謼n逆賊清舊京”。這就是陸游的特點,他不但寫愛國、憂國的情緒,并且聲明救國、衛(wèi)國的膽量和決心。譬如劉子翚的詩里說:“中興將士材無雙……胡兒胡兒莫窺江!”“低頭拔胡箭,卻向胡軍射……男兒取封侯,赴敵如饑渴”,語氣已經(jīng)算比較雄壯了,然而講的是別人,是那些“將士”和“男兒”──正像李白、王維等等的“從軍行”講的是別人,盡管劉子翚對他的詩中人有更真切的現(xiàn)實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試看陸游的一個例:“鴨綠桑乾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盡管他把自己擱後,口吻已經(jīng)很含蓄溫和,然而明明在這一場英雄事業(yè)里準(zhǔn)備有自己的份兒的。這是“詩經(jīng)”“秦風(fēng)”里“無衣”的意境,是李牧“聞慶州趙縱使君中箭身死長句”的意境,也是和陸游年輩相接的岳飛在“滿江紅”詞里表現(xiàn)的意境;在北宋像蘇舜欽和郭祥正時詩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韓駒的詩里,也偶然流露過這種“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誰知我亦輕生者”的氣魄和心情,可是從沒有人像陸游那樣把它發(fā)揮得淋漓酣暢。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rèn)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傍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關(guān)于陸游的藝術(shù),也有一點應(yīng)該補充過去的批評。非常推重他的劉克莊說他記聞博,善于運用古典,組織成為工致的對偶,甚至說“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后來許多批評家的意見也不約而同。這當(dāng)然說得對,不過這忽視了他那些樸質(zhì)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殺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發(fā)現(xiàn)他時常覺得尋章摘句的作詩方法是不妥的,盡管她自己改不掉那種習(xí)氣。他說:“組繡紛紛炫女工,詩家於此欲途窮;又說:“我初學(xué)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弘大?!旯麑W(xué)詩,工夫在詩外”;又針對著“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議論說:“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如‘西昆酬唱集’中詩何嘗有一字無出處?……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山處……但不妨共為惡詩耳!”那就是說,字句有“出處”并不等於詩歌有出路,劉克莊賞識的恰恰是陸游認(rèn)為詩家的窮途末路──“組繡”、“藻繪”、“出處”。什么是詩家的生路、“詩外”的“工夫”呢?陸游作過幾種答覆。最值得注意而一向被人忽視的是下面的主張。他說:“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又說:“大抵此業(yè)在道途則愈工……愿舟楫鞍馬間加意勿輟,他日絕塵邁往之作必得之此時為多?!睋Q句話說,要做好詩,該跟外面的世界接觸,不用說,該走出書本的字里行間,跳出蠹魚蛀孔那種陷人坑?!眾y畫虛空”、“捫摸虛空”原是佛經(jīng)里的比喻,“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禪宗的口號。陸游借這些話來說:詩人決不可以關(guān)起門來空想,只有從游歷和閱歷里,在生活的體驗里,跟現(xiàn)實──“境”一一碰面,才會獲得新鮮的詩思──“法”。像他自己那種獨開生面的、具有英雄氣概的愛國詩歌,也是到西北去參預(yù)軍機以後開始寫的,第一首就是下面選的“山南行”。至於他頗效法晚唐詩人而又痛罵他們,很講究“組繡”“藻繪”而最推重素樸平淡的梅堯臣,這些都表示他對自己的作品提出更嚴(yán)的要求,懸立更高的理想。
陸游雖然拜曾幾為師,但是詩格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他的朋友早已指出他“不嗣江西”這一點。楊萬里和范成大的詩里保留的江西派作風(fēng)的痕跡都比他的詩里來得多。在唐代詩人里,白居易對他也有極大的啟發(fā),當(dāng)然還有杜甫,一般宋人尊而不親的李白常常是他的七言古詩的楷模。
早在元初,聞仲和“於放翁詩注其事甚悉”,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許美尊為陸游的一部分詩篇曾作詳密的注解;這兩個注本當(dāng)時沒有刻出來,現(xiàn)在也無從尋找了。
--錢鐘書
陸游古詩文(第1頁):
- 溪漲清風(fēng)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shù)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 豐年滿路笑歌聲,蠶麥俱收榖價平。村步有船銜尾泊,江橋無柱架空橫。海東估客初登岸,云北山僧遠入城。風(fēng)物可人吾欲住,擔(dān)頭蕝菜正堪烹。
- 太平處處是優(yōu)場,社日兒童喜欲狂。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
- 離離井上桐,郁郁墻下桑,零落豈不悲,無奈中夜霜。蟋蟀更可念,歲暮依客床??鸵嘧怨录牛麦粜獨埾?。一燈掛西壁,耿耿青無光。援筆欲寫愁,三喟不成章。
- 貧家也復(fù)謹(jǐn)朝昏,小犬今年乞近村。糖秕無多深媿汝,狺狺終夜護籬門。
- 學(xué)力艱危見,精誠夢寐知。眾人雖莫察,吾道豈容欺?雷雨含元氣,蓍龜決大疑。為儒能體此,端不負先師。
- 江頭漁家結(jié)茆廬,青山當(dāng)門畫不如。江煙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魚。恨渠生來不讀書,江山如此一句無。我亦衰遲慚筆力,共對江山三嘆息。
- 大城少城柳已青,東臺西臺雪正晴。鶯花又作新年夢,絲竹常聞靜夜聲。廢苑煙蕪迎馬動,清江春漲拍堤平。尊中酒滿身強健,未恨飄零過此生。
- 文叔君房兩故人,可憐俱作白頭新。桐江歸伴鄰翁醉,一笑相看意卻真。


詩詞推薦:
- 作者:孫叔順,朝代:元代不戀蝸角名,豈問蠅頭利?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閑是閑非,僻掉的都伶俐,百年身圖畫里。本待要快活逍遙,情愿待休官罷職?!玖褐荨空l待想錦衣玉食?甘心守淡飯黃虀。向林泉選一答兒清幽地,閑時一曲,悶后三杯。柴門草戶,茅舍疏籬。守著咱稚子山妻,伴著幾個故友相識。每日價笑吟吟談古論今,閑遙遙游山玩水,樂陶陶下象圍棋。早起,晚夕,吃醉了重還醉,嘆白發(fā)緊相逼。百歲光陰能有幾?快活了是便宜?!旧肺病慷紕t是兩輪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