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巾華發(fā)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
出自唐代權(quán)德輿《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
達(dá)人曠跡通出處,每憶安居舊山去。
乞身已見抗疏頻,優(yōu)禮新聞詔書許。
家法遙傳闕里訓(xùn),心源早逐嵩丘侶。
南史編年著盛名,東朝侍講常虛佇。
角巾華發(fā)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
白云出岫暫逶迤,鴻鵠入冥無處所。
歸路依依童稚樂,都門藹藹壺觴舉。
能將此道助皇風(fēng),自可殊途并伊呂。
注釋參考
角巾
(1).方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稌x書·王導(dǎo)傳》:“則如君言, 元規(guī) 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fù)何懼哉!” 元 揭傒斯 《贈淳真子張?zhí)拧吩姡骸帮w駟服五龍,角巾搖三花?!?清 戴名世 《一壺先生傳》:“ 一壺先生 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p>
(2).借指隱士或布衣。 唐 陳子昂 《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於是始以角巾應(yīng)命,褐衣詣闕?!?唐 高適 《答侯少府》詩:“江海有扁舟,丘園有角巾?!?/p>
(3).指歸隱。 清 趙翼 《黃天蕩懷古》詩:“ 建炎 第一功終屬,太息 西湖 竟角巾?!?/p>
華發(fā)
華發(fā) (huáfà) 斑白的頭發(fā) grey hair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命服
原指 周 代天子賜予元士至上公九種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員及其配偶按等級所穿的制服。 唐 權(quán)德輿 《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思致政歸東都舊居》詩:“角巾華髮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四回:“你就是討biao{1~1}子,也不應(yīng)該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場:“ 董都尉 也是出于一時(shí)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脫下的衣服冠帶也留給 左賢王 ,但卻沒有想到這是以朝廷的命服輕易贈予外人?!?/p>
金龜
(1).黃金鑄的龜紐官印。 漢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將軍等所用。見《漢官儀》卷下、《漢舊儀補(bǔ)遺》卷上。后泛指高官之印。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金龜紫綬,以彰勛則?!?唐 盧照鄰 《失群雁》詩:“金龜全寫 中牟 印,玉鵠當(dāng)變 萊蕪 釜。” 元 薩都剌 《再贈李溉之學(xué)士》詩:“笑擲金龜上酒船,不須圖像在 凌煙 。” 唐 權(quán)德輿 《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詩:“角巾華髮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明 沉鯨 《雙珠記·西市認(rèn)母》:“珮玎咚,腰掛金龜,近天顏,談道經(jīng)幃?!?/p>
(2). 唐 代官員的一種佩飾。 唐 初,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袋。 武后 天授 元年,改內(nèi)外官佩魚為佩龜。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中宗 初罷龜袋,復(fù)佩魚。
(3).指所佩雜玩之物。 唐 李白 《對酒憶賀監(jiān)》詩序:“太子賓客 賀公 ,於 長安 紫極宮 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 王琦 注:“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非 武后 朝內(nèi)外官所佩之金龜?!?明 何景明 《過寺中飲贈張?jiān)率逃吩姡骸把陆瘕斣?,明朝付酒壚?!?明 徐渭 《賀知章乞鑒湖一曲圖》詩:“幸有雙眸如 鏡水 ,一逢 李白 解金龜?!?/p>
權(quán)德輿名句,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