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野曠何處宿,棠梨葉戰(zhàn)風(fēng)颼颼。
出自唐朝白居易《雜曲歌辭·生別離》
食檗不易食梅難,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別之為難,
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雞載鳴殘?jiān)聸],征馬重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聲,梅酸檗苦甘如蜜。黃河水白黃云秋,
行人河邊相對(duì)愁。天寒野曠何處宿,棠梨葉戰(zhàn)風(fēng)颼颼。
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憂積心勞血?dú)馑ィ?br>未年三十生白發(fā)。
注釋參考
寒野
寒冷或凄涼的原野。 南朝 宋 鮑照 《學(xué)劉公干體》詩:“曀曀寒野霧,蒼蒼陰山柏?!?南朝 梁 朱異 《田飲引》:“屬風(fēng)林之蕭瑟,值寒野之蒼茫。” 唐太宗 《出獵》詩:“寒野霜氛白,平原燒火紅?!?宋 柳永 《望遠(yuǎn)行》詞:“皓鶴奪鮮,白鷳失素,千里廣鋪寒野?!?/p>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棠梨
亦作“ 棠棃 ”。1.俗稱野梨。落葉喬木,葉長(zhǎng)圓形或菱形,花白色,果實(shí)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點(diǎn)??捎米黾藿痈鞣N梨樹的砧木。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蔽芾甘棠》:“甘棠,今棠棃,一名杜棃。” 唐 元稹 《村花晚》詩:“三春已暮桃李傷,棠梨花白蔓菁黃。” 清 龔自珍 《說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蘋婆、柿、棠梨?!眳㈤?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二·棠梨》。
(2). 漢 宮名。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下 棠棃 ,息 宜春 ?!薄稘h書·揚(yáng)雄傳上》:“回車而歸,度 三巒 兮偈 棠棃 ?!眳⒁姟?棠梨宮 ”。
颼颼
颼颼 (sōusōu) 象聲詞 形容風(fēng)聲 啾啾颼颼,吟嘯相求?!獫h· 趙壹《迅風(fēng)賦》 形容雨聲 風(fēng)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啤?杜甫《秋雨嘆》白居易名句,雜曲歌辭·生別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