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古詩文作品
朝代:宋代,已收錄3495篇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人物評價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土,眉山人,有“東坡集”、“后集”、“續(xù)集”。他一向被推為宋代最偉大的文人,在散文、詩、詞各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他批評吳道子的畫,曾經(jīng)說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從分散在他著作里的詩文評看來,這兩句話也許可以現(xiàn)成的應(yīng)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在詩歌里的理論和實踐。后面一句說“豪放”要耐人尋味,并非發(fā)酒瘋似的胡鬧亂嚷。前面一句算得“豪放”的定義,用蘇軾所能了解的話來說,就是:“從心所欲,不俞矩”;用近代術(shù)語來說,就是:自由是以規(guī)律性的認(rèn)識為基礎(chǔ),在藝術(shù)規(guī)律的容許之下,創(chuàng)造力有充分的自由活動。這正是蘇軾所一再聲明的,作文該像“行云流水”或“泉源涌地”那樣的自在活潑,可是同時候很謹(jǐn)嚴(yán)的“行于所當(dāng)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李白以后,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
他在風(fēng)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而且在他的詩里還看得到宋代講究散文的人所謂“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稱道的沙士比亞式的比喻,一連串把五花八門的形象來表達一件事物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狀態(tài)。這種描寫和襯托的方法彷佛是采用了舊小說里講的“車輪戰(zhàn)法”,連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應(yīng)接不暇,本相畢現(xiàn),降伏在詩人的筆下。在中國散文家里,蘇軾所喜歡的莊周和韓愈就都用這個手法;例如莊周的“天運”篇連用“芻狗已陳”、“舟行陸、車行水”、“猿狙衣服”、“桔槔”、“柤梨橘柚”、“丑人學(xué)西施”六個比喻來說明不合時宜這一點,韓愈的“送石處士序”連用“河決下流”、“駟馬駕輕車就熟路”、“燭照”、“數(shù)計”、“龜卜”五個比喻來表示議論和識見的明快這一點。在中國詩歌里,“詩經(jīng)”每每有這種寫法,像“國風(fēng)”的“柏舟”連用鏡、石、席三個形象來跟心情參照,“小雅”的“斯干”連說“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翠斯飛”來形容建筑物線條的整齊挺聳。唐代算韓愈的詩里這類比喻最多,例如“送無本師”先有“蛟龍弄角牙”等八句四個比喻來講詩膽的潑辣,又有“蜂蟬碎錦纈”等四句四個比喻來講詩才的秀拔,或像“峋嶁山”里“科斗拳身薤倒披”等兩句四個比喻來講字體的奇怪。但是我們試看蘇軾的“百步洪”第一首里寫水波沖瀉的一段:“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 * 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句里七種形象,錯綜利落,襯得“詩經(jīng)”和韓愈的例子都呆板滯鈍了。其他像“石鼓歌”里用六種形象來講“時得一二遺 * ”,“讀孟郊詩”第一首里用四種形象來講“佳處時一遭”,都是例證。詞里像賀鑄“青玉案”的有名結(jié)句把“煙草”、“風(fēng)絮”、“黃梅雨”三者來比“閑愁”,就是“博喻】的佳例,最突出的是嫁名謝逸的“花心動·閨情”用“風(fēng)里楊花”等九物來比好事不成(“全宋詞”六百五十二頁)。上古理論家早已著重詩歌語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這一點上,蘇軾充分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蘇軾的主要毛病是在詩里鋪排古典成語,所以批評家嫌他“用事博”、“見學(xué)矣然似絕無才”、“事障”、“如積薪”、“窒、積、蕪”、“獺祭”,而袒護他的人就贊他對“故實小說”和“街談巷語”,都能夠“入手便用,似神仙點瓦礫為黃金”。他批評過孟浩然的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nèi)法酒手而無材料”,這句話恰恰透露出他自己的偏向和弱點。同時,這種批評,正像李清照對秦觀的詞的批評:“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tài)”,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那種創(chuàng)作風(fēng)氣里古典成語的比重。
不用說,箋注家紛紛給這種詩吸引。在北宋早有趙次公等五家注的蘇詩,南宋到清又陸續(xù)添了十多家的注本,王文誥的夸大嚕囌而絕少新見的“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在清代中葉做了些總結(jié)工作;其他像沈欽韓的“蘇詩查注補正”和張道的“蘇亭詩話”卷五都算得規(guī)模比較大的增補。最可惜的是陸游沒有肯替蘇軾的詩集作注,這跟杜甫和李白的“樽酒細(xì)論文”沒有記錄一樣,是文學(xué)史上的大憾事。--錢鐘書
蘇軾古詩文(第1頁):
- 舍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漢水亦云廣,欲涉安敢輕。文王化南國,游女儼如卿。洲中浣紗子,環(huán)珮鏘鏘鳴。古風(fēng)隨世變,寒水空泠泠。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
- 貧家凈掃地,貧女好梳頭。下士晚聞道,聊以拙自修。叩門有嘉客,一飯相邀留。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慎勿用勞薪,感我如薰蕕。德人抱衡石,銖黍安可瘦。
- 羨君飄蕩一虛舟,來作錢塘十日游。水洗禪心都眼凈,山供詩筆總眉愁。雪中乘興真聊爾,春盡思?xì)w卻罷休。何日五湖從范蠡,種魚萬尾橘千頭。
- 人間斤斧日創(chuàng)夷,誰見龍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 澹月傾云曉角哀,小風(fēng)吹水碧鱗開。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數(shù)淮中十往來。
- 溪上青山三百疊,快馬輕衫來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橫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輕軟,蒲薦松床亦香滑。夜深風(fēng)露滿中庭,惟見孤螢自開闔。
- 造物本無物,忽然非所難?;ㄐ钠鹉珪?,春色散毫端??~緲形才具,扶疏態(tài)自完。蓮風(fēng)盡傾倒,杏雨半披殘。獨有狂居士,求為黑牡丹。兼書平子賦,歸向雪堂看。
- 兩角徒自長,空飛不服箱。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