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民本已安,工拙兩無施。
出自唐朝韋應物《秋集罷還途中作,謹獻壽春公、黎公》
束帶自衡門,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鑒,舉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兩無施。何以酬明德,歲晏不磷緇。
時節(jié)乃來集,欣懷方載馳。平明大府開,一得拜光輝。
溫{1~1}如{1|1}春風至,肅若嚴霜威。群屬所載瞻,而忘倦與饑。
公堂燕華筵,禮罷復言辭。將從平門道,憩車灃水湄。
山川降嘉歲,草木蒙潤滋。孰云還本邑,懷戀獨遲遲。
注釋參考
民本
(1).民眾是國家的根本。《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金燦然 《中國歷史學的簡單回顧與展望》:“過分的估計了英雄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忽視了‘民本’的意義?!?/p>
(2).民間的奏本。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蘇州 民漸被循良,惜其去任,值上南巡,相約具民本保留?!?/p>
工拙
猶言優(yōu)劣?!秴问洗呵铩ぶ取罚骸叭舸藙t工拙愚智勇懼可得以故易官?!?唐 黃滔 《唐昭宗實錄》:“明試殿庭,題目盡取於《典》《墳》,賦詠用觀其工拙?!?茅盾 《<子夜>后記》:“我不遑再計工拙,就靦然出版了。”
韋應物名句,秋集罷還途中作,謹獻壽春公、黎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