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寄朗之
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
自到東都后,安閑更得宜。
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
何況園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舊識,為樂即新知。
有雪先相訪,無花不作期。
斗濃干釀酒,夸妙細吟詩。
里巷千來往,都門五別離。
歧分兩回首,書到一開眉。
葉落槐亭院,冰生竹閣池。
雀羅誰問訊,鶴氅罷追隨。
身與心俱病,容將力共衰。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回想為官時的日子,沒有比做刺史時更快意舒暢了。
歡樂的接待來訪的賓客,妻兒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自從來到東都以后,生活清閑更勝從前。
做分司時清閑的生活勝過刺史,辭去官職后生活清閑勝過分司。
更不說是在這偏遠的家鄉(xiāng),能收到你的書信非常欣喜。
仰慕你的大名就像與你相識已久,一起做樂曲就像是新得的知己。
下雪時就先到朗之家里拜訪,不是花開時節(jié)不相約。
邊暢飲著自己釀造的美酒,邊細細品味所作的詩句。
作為鄰里已來往無數(shù)遍,在那京都城門也已分別五次。
翹首以盼你的來信,書信到時放能舒展眉頭。
槐亭院中已滿是落葉,竹閣池中的水也結滿冰霜。
門庭冷落無處詢問訊息,只得放棄追問。
身體病痛增多,容貌與體力也在逐漸衰退。
雖已年老記憶減退,但你我間那些相處場景仍歷歷在目從未忘卻。
注釋
歷:經(jīng)過了的。
無如:不如,比不上。
及:達到。
東都: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
安閑:安靜清閑;安逸舒適。
分司: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陽)執(zhí)行任務者,稱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實權外,其他分司多用以優(yōu)待退閑之官,并無實權。又清制,“鹽運使”下設“分司”,屬運同、運副或運判管領。
致仕:辭去官職。
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達更進一層的意思。
欣然:喜悅貌。
仰:尊敬仰慕。
斗: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
醲:味濃烈的酒。
里巷:街巷。
都門:京都城門。
岐:岐山,在中國陜西省。
雀羅:捕雀的網(wǎng)羅。常用以形容門庭冷落。
鶴氅:泛指一般外套。
偶作寄朗之問答
問:《偶作寄朗之》的作者是誰?
答:偶作寄朗之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偶作寄朗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偶作寄朗之是唐代的作品
問:偶作寄朗之是什么體裁?
答:五排
問: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偶作寄朗之》
問: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 的下一句是 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 減字木蘭花(荔枝二首)華清賜浴。寶甃溫泉澆膩玉。笑靨開時。一騎紅塵獻荔枝。明珠乍剖。自擘輕紅香滿手。錦襪羅囊。猶瘞當年驛路旁。
- 上章納祿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東歸此身惟有一躬耕,乞得余年樂太平。東觀并游收昨夢,西湖重到付來生。一堤草露明晨照,半浦荷風颭晚晴。歷歷歸途皆勝事,江亭先聽棹歌聲。
- 發(fā)陶莊卻寄刁經(jīng)臣裴如晦方看梅柳春,共別川河上。移舟人已歸,回首竹林望。水渾不照影,山遠猶相向。聞道欲西游,漢家今尚壯。
- 四時般若日暖風和天地春,野華方草一翻新。靈山佳致依然在,誰是當年微笑人。
- 謝人惠茶山色已驚溪上雷,火前那及兩旗開。采芽幾日始能就,碾月一罌初寄來。以酪為奴名價重,將云比腳味甘回。更勞誰致中{左氵右霝}水,況復顏生不解杯。
- 觀拔河俗戲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 覽古四十二首 其八恭儉漢天子,取士忌少年。未應絳灌徒,廷中肯訪賢。徒為宣室召,復有長沙遷。不見馮都尉,龐眉竟誰憐。
-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歌磬臚驩,蒙蕭激香。飚御奄留,申以貳鐵。相興震澹,告靈其醉。庶幾聽之,成我熙事。
- 趙景貺以詩求東齋榜銘昨日聞都下寄酒來戲和王孫天麒麟,眸子奧而澈。囊空學愈富,屋陋人更杰。我老書益放,筆落座爭制。欲求東齋銘,要飲西湖雪。長瓶分未到,小硯干欲裂。不似淳于髡,一石要燭滅。
- 華亭百詠鶴坡索寞東郊遠,仙禽盡此藏。夢回明月夜,林杪響圓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