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香恍若在僧坊,面熟又將思水厄
出自宋代朱翌《謝方務(wù)德惠粟麥》:
投閑閉門且穩(wěn)坐,動輒有礙天難測。
錢神不肯赴招要,瘧鬼乘時作寒熱。
要之貧困真我道,一一為向兒童說。
山中宿麥舊為農(nóng),缸無儲粟今何拙。
甑塵不掃爨未煙,米盡自從仁祖索。
元英之孫陳義高,急遣樵青分粟麥。
細舂落落簸珠圓,退磨紛紛飛玉屑。
粥香恍若在僧坊,面熟又將思水厄。
從來藿食不謀國,饑即須餐困仍歇。
笑殺多牛足谷翁,何用詩腸生錦{左桔右頁}。
注釋參考
恍若
(1).茫然。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使者復(fù)命, 順 忽然而寤,恍若自失?!?金 段成己 《醒心亭》詩:“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靈。”
(2).好像,仿佛。 唐 韓愈 《答李秀才書》:“ 元賓 之面容,恍若相接?!?宋 葉適 《醫(yī)工嘆重贈柳山人》詩:“一身盡異形質(zhì)變,恍若土木徒人言。”《老殘游記》第二回:“只是到后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里彈似的?!?劉白羽 《火光照紅海洋》:“狂嘯的海風(fēng)與澎湃的海濤從幾面襲來,使你恍若置身于海上懸崖?!?/p>
僧坊
僧舍。《晉書·藝術(shù)傳·鳩摩羅什》:“爾后不住僧坊,別立解舍,諸僧多效之?!?唐 王維 《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詩序:“深居僧坊,傍俯人里。”《新唐書·儒學(xué)傳中·王紹宗》:“少貧狹,嗜學(xué),工草隸,客居僧坊,寫書取庸自給,凡三十年?!?/p>
面熟
面熟 (miànshú) 看著熟識曾經(jīng)見過(但說不出是誰) look familiar 那邊站著的人倒挺面熟水厄
(1).溺死之災(zāi)?!侗饼R書·循吏傳·房豹》:“ 紹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戰(zhàn)艦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厭當(dāng)之。” 唐 谷神子 《博異志·李全質(zhì)》:“ 全質(zhì) 纔寐,即見戴圓笠紫衣人來拜謝曰:‘公平生有水厄,但危困處,某則必至焉?!薄缎咽篮阊浴ゑR當(dāng)神風(fēng)送滕王閣》:“郎君奇才,能動江神,乃得獲安;不然,諸人皆不免水厄?!薄读謩t徐日記·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十五日》:“聞旬日前……遭風(fēng)覆舟。 補之 眷屬俱救起, 瑞令 則一男兩女并遭水厄矣?!?/p>
(2). 三國 魏 晉 以后,漸行飲茶,其初不習(xí)飲者,戲稱為“水厄”。后亦指嗜茶?!短接[》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晉 司徒 王濛 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 ,必云:‘今日有水厄?!?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正覺寺》:“﹝ 劉縞 ﹞專習(xí)茗飲, 彭城王 謂 縞 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清 金農(nóng) 《湘中楊隱士寄遺君山茶奉答》詩之三:“答他紗帽籠頭坐,水厄虛名直浪傳。”
朱翌名句,謝方務(wù)德惠粟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