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壽道體,有帶附鱗鴻
出自宋代仇遠(yuǎn)《送楊志行赴徽州教授》:
峨峨紫陽山,翼翼素王帶。
中藏朱子帶,頗有鄒魯風(fēng)。
在昔三十年,我嘗游其中。
一溪練帶如,環(huán)以千翠峰。
朝嵐與夕霏,四景日不同。
惜哉屐齒折,我舟遽云東。
子今振木鐸,出為斯文宗。
諸生列館下,待問如撞鐘。
明經(jīng)別同異,析理開愚蒙。
獨坐三鱣堂,教思傳無窮。
庠序足真樂,詩帶有近功。
行當(dāng)自此升,豈曰難為容。
平生韓孟交,云龍阻相從。
愿言壽道體,有帶附鱗鴻。
注釋參考
愿言
思念殷切貌?!对姟ばl(wèi)風(fēng)·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鄭玄 箋:“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jīng)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愿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清 顧炎武 《江上》詩:“愿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道體
(1).道的本體;道的主旨?!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或明禮義、推道體而不行,或解構(gòu)妄言而反當(dāng)?!?唐玄宗 《以元元皇帝真容應(yīng)見宣付史館勅》:“道體無方, 元宗 有應(yīng),形標(biāo)柱史,名葉新興。” 清 陳確 《答唯問》:“道體本無窮盡,故須臾不可忘戒懼?!?/p>
(2).猶玉體、貴體。《北史·隱逸傳·徐則》:“霜風(fēng)已冷,海氣將寒,偃息茂林,道體休悆?!?唐 歐陽詢 《題諸家書帖》:“五月中得足下書,知道體平安?!?清 陳確 《與吳裒仲書》:“東瞻 澉嶺 ,眊眼欲穿。暑氣大盛,不審道體清適何似?”
鱗鴻
(1).魚雁。指書信。 晉 傅咸 《紙賦》:“鱗鴻附便,援筆飛書?!?明 湯式 《小梁州·揚子江阻風(fēng)》套曲:“ 維揚 西望渺何之,無一箇鱗鴻至?!?清 納蘭性德 《大酺·寄梁汾》詞:“鱗鴻憑誰寄,想天涯隻影,凄風(fēng)苦雨?!?/p>
(2).指信使。 宋 辛棄疾 《瑞鶴仙》詞:“ 瑤池 舊約,鱗鴻更,仗誰托?” 明 秦冰澳 《勝如花·閨思》套曲:“人何處,人何處,云迷霧凝,寄書鱗鴻難倩。”
仇遠(yuǎn)名句,送楊志行赴徽州教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金豆生活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