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須回向澹庵翁,此是君家真性理
出自宋代項(xiàng)安世《胡撫干仲方》:
南郡佳人胡伯始,遼鶴重來藕花里。
皮冠翠被俯曾城,一一人民皆故里。
罪人雖在四民外,亦是官家窮赤子。
已將密蔭庇龜魚,更把閒情親鹿家。
東日舊德宛如新,他日榮觀皆倣此。
年登八十豈其難,官至三師行復(fù)爾。
都將厚福與之同,只有中庸渠未是。
卻須回向澹庵翁,此是君家真性理。
注釋參考
回向
佛教語。謂回轉(zhuǎn)自己的功德,趨向眾生和佛果。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俱識還源,竝知回向?!?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能吃酒,會噇齋,吃得醺醺醉,便去摟新戒。講經(jīng)和回向,全然尷尬?!薄段饔斡洝返谝话倩兀骸按涣私?jīng),就來與你回向也。”
(1).回首面向?!稌ふ僬a》“面稽天若” 孔穎達(dá) 疏引 漢 鄭玄 曰:“面,猶迴向也?!?/p>
(2).佛教語。謂回轉(zhuǎn)自己的功德,趨向眾生和佛果。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之七:“歸心游太極,迴向入無名?!?倪璠 注:“《維摩詰經(jīng)》:‘志當(dāng)安住,方便迴向。’…… 僧肇 曰:‘迴彼雜行,向于一乘,此迴向心也?!?隋 王胄 《臥疾閩越述凈名意詩》:“復(fù)藉大因緣,勉以深迴向?!?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只有其中一篇《歸天返地》,視人生觀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
君家
(1).敬詞。猶貴府,您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薄赌鲜贰ゎ佈又畟鳌罚骸癌z 顏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 唐 韓愈 《醉贈張秘書》詩:“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p>
(2).敬稱對方。猶您。《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嘉泰三年》:“我與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鴻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秦樓此日招鳳侶,遣妾每特來執(zhí)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諧結(jié)髮。” 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隨儕侶問來因?!?/p>
性理
(1).謂生命之原理、規(guī)律。《后漢書·趙咨傳》:“ 王孫 裸葬, 墨夷 露骸,皆達(dá)於性理,貴於速變。”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若能杖藥以自永,則稻稷之賤,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此,故準(zhǔn)性理之所宜,資妙物以養(yǎng)身。” 宋 司馬光 《初見白發(fā)慨然感懷》詩:“萬物壯必老,性理之自然?!?/p>
(2).情緒和理智。 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是以智者嚴(yán)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薄端螘ぶx述傳》:“ 述 有心虛疾,性理時或乖謬?!?/p>
(3).人性與天理。指 宋 儒性理之學(xué)。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本朝文章亦三變》:“ 唐 文章三變,本朝文章亦三變矣, 荊公 以經(jīng)術(shù), 東坡 以議論, 程氏 以性理,三者要各自立門戶,不相蹈襲?!?明 李贄 《與友人書》:“﹝ 利西泰 ﹞凡我國書籍無不讀,請先輩與訂音釋,請明於‘四書’性理者解其大義,又請明於‘六經(jīng)’疏義者通其解説?!?孫犁 《秀露集·關(guān)于兒童文學(xué)》:“他們有時教子弟性理之學(xué)?!?/p>
項(xiàng)安世名句,胡撫干仲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