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轍《和子瞻焦山》: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輕帆急須臾間。
涉江已遠風(fēng)浪闊,游人到此皆爭還。
山頭冉冉萬竿竹,樓閣不見門長關(guān)。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勝絕無此閑。
野僧終日飽一飯,與世相視如髦蠻。
門無舟楫?dāng)噙€往,說法教化黿鼉頑。
偶然客至話鄉(xiāng)國,西望落日低銅镮。
岷峨正在日入處,想象積雪堆青鬟。
稻田一頃良自給,仕宦不返知誰扳。
久安祿廩農(nóng)事發(fā),強弓一弛無由彎。
行逢佳處輒嘆息,想見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隱,稻苗旆旆魚斑斑。
注釋參考
山游
游覽山景。 南朝 宋 謝靈運 《羅浮山賦》:“鼓蘭枻以水宿,杖桂策以山游。” 唐 李頎 《題綦毋校書別業(yè)》詩:“豈伊問天命,但欲為山游?!?明 王守仁 《蟠龍山中用韻》:“真慚廩食虛官守,只把山游做課程?!?/p>
焦山
山名。在 江蘇省 鎮(zhèn)江市 東北 長江 中,與 金山 對峙。相傳 東漢 處士 焦先 隱此,故名。有 定慧寺 、 華嚴(yán)祠 、 三詔洞 、《瘞鶴銘》等勝跡。向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韓世忠 曾駐此抗擊 金 兵。 宋 蘇軾 《書焦山綸長老壁》詩:“法師住 焦山 ,而實未嘗住。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東九里 江 中,與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以 后漢 處士 焦先 隱此而名。或名 譙山 ,亦曰 浮玉山 。 劉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臨 江 ,嘗分兵戍此。 唐 時有 譙山 戍,蓋‘焦’與‘譙’通稱也?!?/p>
輕帆
亦作“ 輕颿 ”。指小舟,輕舟。 唐 王昌齡 《送竇七》詩:“ 鄂 渚輕帆須早發(fā), 江 邊明月為君留?!?宋 柳永 《過澗歇近》詞:“數(shù)幅輕帆旋落,艤棹蒹葭浦?!?清 周亮工 《舟中載馬》詩:“輕颿載駃騠,夾岸草萋萋?!?蔡有守 《清明后一日訒生將赴日本同人祖餞于珠江畫舫即席用子匋韻》:“東鯷煙雨輕帆卸,可是櫻花尚未殘?!?/p>
須臾
須臾 (xūyú) 片刻 for a moment 須臾不可離 一會兒 in an instant 須臾,蛇不見了?!度龂萘x》蘇轍名句,和子瞻焦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