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簪忽逢會,并轡隨休適
出自宋代趙汝鐩《清明日同傳元瞻閻才元周濟美曾原伯宇文子友》:
宦情隨推移,世事分限域。
帝城冠蓋會,千里或咫尺。
賞僚盡英賢,了事即余日。
念我契闊情,招邀見懷憶。
春事日光輝,湖山好顏色。
徐打失前騎,可望不可即。
徜徉大堤上,徙倚長橋側(cè)。
游龍{孩左換目}季花,意極反寥闃。
山房啟煙扉,僧話寄禪寂。
同來妙人物,高論傾歷歷。
朋簪忽逢會,并轡隨休適。
將軍萬金園,花竹照燕席。
高情發(fā)清曠,絕巘疲危陟。
俯視天壤間,錦繡蒙山澤。
太平豈無象,黔首何知德。
須臾碧云暮,過羽杯行疾。
投林暝鴉還,隔浦燈火濕,呼車各零亂,紅燈明青壁。
良辰尚多嘆,整整三分一。
后會儻相從,前言未應(yīng)食。
注釋參考
朋簪
指朋輩。語本《易·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孔穎達(dá) 疏:“盍,合也。簪,疾也。若有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則眾陰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唐 戴叔倫 《臥病》詩:“ 滄州 詩社散,無夢盍朋簪?!?宋 范仲淹 《南京書院題名記》:“不負(fù)國家之樂育,不孤師門之禮教,不忘朋簪之善導(dǎo)?!?清 趙翼 《稚存約游黃山遲余不到》詩:“朋簪樂事此焉最,冠蓋西園何足數(shù)?!?黃葆楨 《周六介招飲即席有作》詩:“朋簪偶合今宵雨,拇戰(zhàn)傳喧一席賓。”
逢會
(1).相會,會合。 漢 王充 《論衡·寒溫》二:“令參偶,遭適逢會。”
(2).遇到時機。 章炳麟 《書清彭山縣知縣康壽桐事》:“吏民交惡,讁言日騰,忌者利其紛糅,用相摧軋,其舉劾亦有逢會焉?!?/p>
并轡
并轡 (bìngpèi) 并驅(qū),騎馬一同走 horse and horse;neck and neck 遂與并轡而歸。——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趙汝鐩名句,清明日同傳元瞻閻才元周濟美曾原伯宇文子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