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詠史下王裒》:
正始頹波萬丈深,臥冰泣竹盡漂沉。
尚余淚染無枝樹,撐拄乾坤直到今。
注釋參考
正始
(1).正其始?!段倪x·卜商<毛詩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劉良 注:“正始之道,謂正王道之始也?!薄秶Z·周語下》“故名曰黃鐘” 三國 吳 韋昭 注:“黃鐘初九,六律之首,故六律正色為黃鐘之名,重元正始之義也。” 清 方苞 《讀<行露>》:“此害義傷教不近於人情,而可列正始之風(fēng),以為教於閨門、鄉(xiāng)黨、邦國與?”
(2).合乎禮儀、法則之始?!斗Y梁傳·定公元年》:“ 昭公 之終,非正終也; 定 之始,非正始也?!薄对湔隆ぴt令一·世祖皇帝》:“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炳煥皇猷,權(quán)輿治道?!?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盧 駱 王 楊 ,號稱四杰。詞旨華靡,同沿 陳 隋 之遺;骨氣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五言遂為律家正始?!?/p>
(3). 三國 魏 齊王 芳 的年號。當(dāng)時(shí)玄風(fēng)漸興,士大夫唯 老 莊 是宗,競尚清談,世稱“正始之風(fēng)”。當(dāng)時(shí)詩人 嵇康 、 阮籍 等的詩,稱為“正始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采縟於 正始 ,力柔於 建安 ?!?五代 齊己 《寄洛下王彝訓(xùn)先輩》詩之一:“ 賈島 存 正始 , 王維 留格言?!?吳梅 《信陽題<何大復(fù)集>》詩:“ 正始 流風(fēng)沫,奇才吾道光?!眳⒁姟?正始體 ”。
頹波
(1).向下流的水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泉涌山頂,望之交橫,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灑,勢同厭源風(fēng)雨之池?!?明 徐階 《送司封仲芎楊子赴留都》詩:“頽波無停留,靈耀亦西馳?!?清 王士禛 《分甘馀話》卷下:“余不識 許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頹的世風(fēng)或事物衰落的趨勢。 唐 李白 《上留田》詩:“高風(fēng)緬邈,頽波激清?!?宋 陳亮 《<高士傳>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為高矣?!?高旭 《自題<未濟(jì)廬詩集>》詩:“豈真詞筆挽頽波?俠骨行看漸折磨?!?/p>
萬丈
萬丈 (wànzhàng) 形容很高或很深 lofty or bottomless臥冰
見“ 臥冰求鯉 ”。
泣竹
相傳 三國 吳 孟宗 以孝著稱。其母嗜筍,冬天無筍, 孟宗 到竹林中哀嘆悲泣,竹筍為之出。事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方 《楚國先賢傳》。后遂用為至孝的典實(shí)?!抖鼗妥兾募じ改付髦亟?jīng)講經(jīng)文》:“泣竹臥冰也不及,百年侍養(yǎng)莫教虧。” 元 柯丹邱 《荊釵記·議親》:“臥冰泣竹真堪并,他們都感天地,登臺省?!?/p>
漂沉
亦作“ 漂沉 ”。1.漂泊沉淪。 唐 白居易 《初入峽有感》詩:“自古漂沉人,豈盡非君子?!?/p>
(2).沉埋;淹沒。 宋 蘇洵 《木假山記》:“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清 唐孫華 《大雨嘆》詩:“近得 江 南信,漂沉遍 三吳 。”
(3).升沉。 唐 元稹 《春》詩:“漂沉隨壞芥,榮茂委蒼穹?!?/p>
陳普名句,詠史下王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