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昴英《送黃提干赴班》:
不枉金蘭貯一賢,唱名重見冕旒前。
省闈見說第三賦,選調(diào)猶遲十八年。
據(jù)實語人南嶠事,無多行李浙江船。
壺山群彥官今緊,直諒如今合茹連。
注釋參考
省闈
(1).宮中;禁中?!逗鬂h書·第五倫傳》:“伏見虎賁中郎將 竇憲 ,椒房之親,典司禁兵,出入省闈,年盛志美,卑謙樂善?!?宋 蘇舜欽 《內(nèi)園使連州刺史知代州劉公墓志》:“后以久任省闈,上書愿效死邊漠,以報國寵?!?/p>
(2).指中央行政官署。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署廨》:“各官職掌,除民事外,內(nèi)自廠衛(wèi),以至各監(jiān)局,外自省闈,以至驛郵,歲時自宗廟陵寢行幸以至澣洗之事,雖巨細不一等,而縣應(yīng)固沓如也?!?/p>
(3). 唐 宋 時試進士由尚書省禮部主持,故稱。又稱禮闈。 元 以后,稱各行省主持的考試,中式者為舉人。又稱鄉(xiāng)闈。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六:“今蒙文調(diào),將赴省闈。”一本作“選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景州 高冠瀛 ……篤學能文,小試必第一,而省闈輒北,竟坎壈以終?!?/p>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p>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p>
第三
第三 (dì-sān) the third (3rd);thirdly;in the third place選調(diào)
(1).舊謂候補官員等待遷調(diào)。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一:“﹝ 張居業(yè) ﹞滯選調(diào)三十餘年,年六十餘,始轉(zhuǎn)京秩。”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二》:“ 孝宗 時,有 王過 者, 蜀 人,著雋聲,猶在選調(diào),宰相薦之……詔除翰林院編修?!?/p>
(2).選拔抽調(diào)?!缎氯A月報》1951年第1期:“各單位于選調(diào)學員時,須認識工農(nóng)干部對于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國家建設(shè)的長遠利益,按照規(guī)定選送,不得敷衍充數(shù)?!?/p>
李昴英名句,送黃提干赴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這城我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