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游山》:
四序雖悉佳,莫若新秋時;已脫烹煮厄,未興搖落悲。
鷺集水落渚,鵲爭風(fēng)墮枝。
煙村烏臼丹,晚日望最奇。
豈無一舴艋,往赴幽人期。
婆娑下堂迎,壞衲顛倒披。
丹果垂中庭,碧花蔓疏籬。
秋高財一來,怪我今年衰。
注釋參考
婆娑
婆娑 (pósuō)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wirl,dance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fēng)·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枝葉紛披的樣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下堂
下堂 (xiàtáng) 〈方〉∶上完一堂課后下課 finish class 舊指妻妾被丈夫遺棄 abandoned or divorced woman倒披
倒轉(zhuǎn)著展開?!段倪x·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華蓮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 注:“井(藻井)中皆畫蓮花,自下見上,故曰倒披?!?唐 韓愈 《岣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p>
陸游名句,游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