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唐士恥《寄題蠲流亭》:
烏傷仇覽仙,一弓扁蠲流。
清流從誰蠲,濁流石之幽。
石之幽定可,齒齒翻成憂。
君看得失珠,象罔無全牛。
注釋參考
得失
得失 (déshī)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敗 gain and loss;success and failure acquire and lose 不計(jì)較個(gè)人的得失 利弊;好處和壞處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題》象罔
(1).亦作“ 象網(wǎng) ”?!肚f子》寓言中的人物。含無心、無形跡之意?!肚f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離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 , 象罔 得之。”一本作“ 罔象 ”。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似有象而實(shí)無,蓋無心之謂。后用為典故。 唐 趙嘏 《成名年獻(xiàn)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詩:“曾失玄珠求 象罔 ,不將雙耳負(fù)伶?zhèn)悺!?明 劉基 《賀新郎·愁思》詞:“ 赤水 珠沉迷 象罔 ,暗塵深、不見 長安道 ?!?王闿運(yùn) 《秋醒詞序》:“豈 象網(wǎng) 三求之后,將鈞天七日之終?!?/p>
(2).不真切;模糊不清。 宋 朱熹 《感興詩》之一:“渾然一理貫,昭晰非象罔。”
無全牛
謂眼里沒有完整的牛?!肚f子·養(yǎng)生主》:“ 庖丁 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文惠君 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 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jìn)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shí),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焙笠浴盁o全牛”比喻技藝精純的境界,或謂專注于某一事物達(dá)到極點(diǎn)。 唐 李白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詩:“ 長桑 晚洞視,五藏?zé)o全牛?!?清 黃鷟來 《詠懷》:“少壯喜談兵,目中無全牛?!?/p>
唐士恥名句,寄題蠲流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最快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