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似孫《分繡閣夜作二首》:
識字始多憂,悟理良自苦。
少小習(xí)句讀,豈解工訓(xùn)詁。
一從入老大,甚覺悔雕組。
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
典謨必皋契,詩句須李杜。
生居諸公后,已覺萬事忤。
勤婦少完襖,惰農(nóng)甘莽齒。
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許。
注釋參考
識字
識字 (shízì) 認(rèn)識文字 become literate悟理
(1).領(lǐng)會道理。 唐 蘇颋 《授吳昇太子左贊善大夫制》:“ 吳昇 悟理明達(dá),用心微妙,博以才藝,精於談吐?!?/p>
(2).參悟佛理。 明 陳子龍 《蕭山寺作》詩:“悟理塵網(wǎng)超,藴真玄賞契?!?/p>
自苦
自苦 (zìkǔ) 自尋苦惱;自尋痛苦 bring vexation on oneself;worry oneself 應(yīng)以身體為重,不要太自苦了高似孫名句,分繡閣夜作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