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大觀《偈頌五十一首》:
春雨如膏,春云如鶴。
春草離離,春花灼灼。
騎聲蓋色兮何太乖張,毫忽不形兮填溝塞壑。
直往無(wú)前,猶欠一著。
注釋參考
乖張
乖張 (guāizhāng) 不正常;不對(duì)勁兒 abnormal;eccentric and unreasonable 語(yǔ)言無(wú)遜讓,情意兩乖張?!段饔斡洝? 性情執(zhí)拗怪僻 willfulness 行為偏僻性乖張?!都t樓夢(mèng)》毫忽
謂極微小的一點(diǎn)點(diǎn)。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單位。 宋 蘇軾 《上皇帝書(shū)》:“差舛毫忽,則邪沴之氣干之矣。”《水滸傳》第一○三回:“及至過(guò)了十日,將簿呈遞稟支價(jià)銀,那里有毫忽兒發(fā)出來(lái)?!?清 趙翼 《行圍即景·跳駝》詩(shī):“翩然驀過(guò)駝背來(lái),不著駝毛一毫忽?!?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我心靈的影和響,或者在宇宙間偶然留纖微毫忽的痕跡呵!”
不形
不顯露。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好惡不形,則是非不分?!?晉 陸機(jī) 《辯亡論下》:“亂不極則治不形?!?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僉事序》:“不形好惡,不傾是非,咸得其正,然后可以為正矣?!?/p>
釋大觀名句,偈頌五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