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奕《法曲獻仙音》
九曲青溪,千年陳跡,往事不堪依據(jù)。老我重來,海乾石爛,那復斷碑殘礎(chǔ)。應(yīng)訝野王當日,三弄罷、乍無語?!酢酢酢?strong>高牙大纛船如屋,又少甚笙歌,翠云簫鼓。流恨入寒箏,離合君臣良苦。花落幾春□,無此一番風雨。是何人、尚秦淮門館,柳橋荷浦。
注釋參考
高牙大纛
大將的牙旗。亦泛指居高位者的儀仗。 宋 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 元 關(guān)漢卿 《玉鏡臺》第一折:“出則高牙大纛,入則峻宇雕墻?!?清 方文 《左子正歸自京師》詩:“高牙大纛千人指,底事臺垣無片言?!?/p>成語解釋三代軍隊里的大旗。指軍中的旗幟。比喻聲勢顯赫。高牙大纛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h3>少甚1.不希罕。 2.亦作"少是末"。盡多著。
笙歌
笙歌 (shēnggē) playing and singing 和笙之歌 泛指奏樂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翠云
(1).碧云。 漢 馮衍 《顯志賦》:“駟素虯而馳騁兮,乘翠云而相佯。” 宋 曹勛 《綠頭鴨》詞:“喜雨薰泛景,翠云低柳?!?/p>
(2).形容婦女頭發(fā)烏黑濃密。 南唐 李煜 《菩薩蠻》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宋 柳永 《洞仙歌》:“記得翠云偷翦,和鳴彩鳳于飛?!?/p>
簫鼓
簫與鼓。泛指樂奏。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琴羽張兮簫鼓陳, 燕 趙 歌兮傷美人?!?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桂林集句》詞:“家種黃柑丹荔,戶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任》:“樓船簫鼓交龍旆,想赴京時半肩行李,從今一洗當年恥。”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端午龍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內(nèi)侍習競渡於 福海 中,皆畫船簫鼓,飛龍鷁首,絡(luò)繹於鯨波怒浪之間?!币嘀杠姌贰?唐 李白 《發(fā)白馬》詩:“將軍發(fā)白馬,旌節(jié)渡 黃河 。簫鼓聒山岳,滄溟涌濤波。”
王奕名句,法曲獻仙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論文庫